RLE择对“镜片” 白内障老花全搞定

医句话: 白内障与老花眼是每一个步入中年后的男女必然会面对的问题,在以往只要一提及白内障手术,很多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大手术”的画面,其实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白内障手术风险已大大降低,除了切口更小之余,手术时间也更短,同时在置入不同晶体后,亦可一次过处理了白内障、老花、近视及散光困扰,这就是屈光晶体置换术(RLE)。 “老花及白内障是每个人迈入40岁后必然会出现的视力困扰,这是因为人到四十不仅推开了不惑之年的大门,人体机能也来到分水岭,其中灵魂之窗的退化是老花眼及白内障等陆续报到的‘元凶’,也是每位男女必然接受的残酷事实,年轻时极佳的视力已成为了昨日历史,倘若选择无视眼睛退化的事实,除了视线会受影响之余,甚至也会酿不必要意外,如意外事故等,因此谨慎看待眼睛的变化极其重要。 老花眼是指眼内晶体的睫状肌弹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硬化及老化,因此在看近物时,晶体弧度不足,无法迅速把光线聚焦到视网膜,这就是为何有老花眼的男女需要戴上老花眼镜才能看清近物;至于白内障则是晶体活性细胞逐渐变质、硬化和溷浊,久而久之就会视线模煳,这是每个人必然会经历的生理过程。 有慢性疾病并不会造成老花症状提早出现,但有戴隐形眼镜的男女则会稍微提早出现老花,它有以下4种常见的症状,通常男或女在踏入40岁后就开始出现: 1)以传单为例,必须把它放远才能看清楚。2)在近距离看久后,望向远处时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聚焦。3)在长时间对着电脑荧幕后,下班后就会出现头痛。4)本来是戴着近视眼镜,必须摘下才能看清楚传单。 晶体大不同 矫视功效增 以上症状都是老花出现前的征兆,此时可以采取非手术性的应对方式,比如戴老花眼镜以及一些改善老花眼的手术,惟这些手术的疗效并不持久,原因是老花有一个特别症状,那就是会随着年龄增加而越来越深,再加上白内障也在‘蠢蠢欲动’,屈光晶体置换术(Refractive Lens Exchange,RLE)因此应运而生。 其实RLE的本质就是白内障手术,以前白内障手术是用于摘除眼内溷浊的晶体,用上是单焦度人工晶体(镜片),但RLE则更进一步,通过相同手术但置入不同镜片,在清理白内障之余也一并处理老花眼、近视及散光问题,换言之本来是用于摘除白内障的手术,在通过相同技术却换上不同镜片后,功效大大提升。 患眼疾过高期望不适合 如果说白内障手术是针对50岁以上出现白内障困扰的患者,那RLE手术则是针对踏入40岁后的男女,理由是老花是在40岁后出现,倘若一名男女除了有老花,亦伴随近视及散光,在衡量各方及利益后,它确实是一个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法,但如果只是有老花,就必须权衡它的必要,或者是迟一些日子再考虑亦无妨。 患者在进行RLE手术前有几种情况必须清楚,首先是有过高期望者不适合这项手术,其二是之前有眼疾如视网膜脱落、严重糖尿病或青光眼的患者也不适合。以过高期望者为例,RLE技术仅是一项科技,无可否认在手术后可以不必戴眼镜,但并不意味着从此以后眼前‘一片光明’,在一些时候它亦有不足之处。…

傅承得/搬回槟城老家不是为养老,而是想要尽孝

傅承得于2015年倦鸟知返,回到槟城,希望能经常陪伴和孝顺妈妈邱素端。 周末上午,傅承得成人书法班准时开课。 书法课室位于槟岛新港某住宅区的居民协会会所里,“冠病疫情暴发后,就把在商场租赁的经典学堂收了,行动管制令结束,才找到这地方开班,目前只有书法班有实体课,经典课还是线上教学。”他轻描淡写地说道。 傅承得51岁开始学书法,练出一手好字,也享受书法带来的宁静境界。 那是一座筑了红砖矮围篱的平房,前门贴了一张宣纸,写着“傅承得书法班”,推门而入,里面几张桌子拼成一张大长桌,傅承得居中端坐,头顶上有一台手机正在做视讯直播,原来是线下线上同步上课,总共十多位学员,聚精会神地观摩老师一笔一划示范临摹。 傅承得除了讲书法,偶尔也穿插历史典故,或是分享文房知识,把课上得趣味横生,气氛活跃。和多年前豪气干云气场强大的“傅老”比较,眼前的“傅老师”明显多了一分亲和力,眉宇间也多了一分安适自在。 学生聚精会神,近距离观摩傅承得老师示范临摹 打乒乓锻炼反应能力上课时,隔壁不时传来球类撞击墙壁的声音,偶尔夹带一两声吆喝,原来墙后就是乒乓室,高手重板扣杀的威力穿透到墙的这一边来了。傅承得笑着告知他也常在隔壁打乒乓,“一个星期3天,打乐龄球,不在乎球技和输赢,纯粹是为了流流汗!” 他侃侃而谈:“其实我最喜欢打羽球,但一方面场地不方便,一方面羽球对我现在这个年龄来说太激烈,所以转向打乒乓。在吉隆坡那些年,忙工作,忙应酬,几乎没有运动,人老了,反应比较慢,刚回来槟城,有几次无缘无故跌倒,其中一次,明明看到前面有铁链,告诉自己要跨过去,但就是跨不过去,一只脚勾到铁链,扑倒在地,所以警惕自己必须运动。打乒乓的好处是锻炼反应能力,球来了,几乎没有时间想,马上就得挥拍,日后哪天再跌倒,也会马上反应,作出防护。” 为防老,51岁开始写书法打乒乓是为了防老,写书法也是。 “我51岁才学书法,学书法有个很简单的理由──防老,希望老了不要没事可做,只剩下看电视,至少有一点精神寄托。”他的另一个精神寄托是阅读,“我长期都有阅读的习惯,2009年开始教经典后,每次开课前,都会把整部经典从头到尾温习一遍,相关方面的书籍也会找来重读。此外也看一些比较轻松的书,最近常看的是科普类书籍。” 他坦言自己打从年轻就开始“学养老”,“在职场上观察长辈的表现,有两件事让我警惕──年老了,不要倚老卖老和重复。前者来自自我中心,后者因为生命内容的贫乏,所以同样的一件事,讲了又讲,被年轻人嫌啰嗦。” 希望自己老而能动,老而有用谈到养老,他希望自己能做到以下几件事: “一、老而能动,老而有用。能动包括走动和运动,有用包括能为家庭和社会做点事。此外,人最害怕的,其实是失去自理的能力。要靠别人照顾自己,不仅自己辛苦,也辛苦身边的人。 二、老而有伴。这个‘伴’,可以是家人或朋友,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寄托,例如宗教、阅读、书画,乃至宠物和花草等。三、老而能戒。孔子说‘君子有三戒’,第三戒是‘及其老也,戒之在得’。‘戒’是小心警惕,包括饮食和言行,应该戒口的时候就得戒口,不要乱吃,还有就是说话要小心。‘得’是贪得,即欲望要减少,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还整天想要这个想要那个,那就太难了。”…

长者骨折住院 多重共病居多 宜挂老人骨科全面照护

案例:李公公今年68岁,一天在家里走路时突然头晕,不慎摔倒,导致右髋部受伤,不能站立行走和活动右髋关节。经医院诊断,右髋部股骨颈骨折,必须接受手术。因李公公年事已高,并患有糖尿病,存在多重高危因素,他因而非常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 骨外科医生安抚李公公说,“从前医学不发达的年代,骨折病人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只能卧床养病,久而久之,并发症重重,生活质量下降,以致寿命缩短。但现在不同了,我们有老人骨科护理。”李公公搔搔头,“老人骨科?干嘛的啊?” 及时诊治 减卧床期免肌失“当一个长者因跌倒造成骨折而需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时,他们不只需要骨外科(orthopaedic)的护理,他们还需要老人骨科(orthogeriatrics)的特别照护,因为他们可能同时患有多重共病,也会因卧床及行动不便衍生种种并发症,这些都需要及时被诊断并进行预防。 为什么他们需要特别的照护?因为骨折如果未经适当治疗,它所导致的死亡率是极高的。比如髋部骨折(hip fracture)是常见老年患者住院接受手术的诊断之一,在全球各地,有10%至40%的病人会在手术后的1个月内死亡,或顺利出院后的1年内,约30%病人会死亡。 出于种种的原因,他们可能再次摔倒,撞到头部导致内部出血,或可能因心脏病发作而亡。因为当髋部发生骨折时,它已经是一个身体衰败的信号,长者身体内的任何器官都会变得衰弱,比如骨折后的一个月,心脏开始变得衰弱,就会导致有心脏病等问题。 其他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有肺部感染、尿道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这些都因为病人在手术后不能立即起身走路,长期卧在床上,造成血液循环受阻、血流缓慢、不能很好地清理分泌物、不能正常进食或因疼痛而抗拒进食,导致营养不良及免疫系统衰弱等问题。 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老人骨科必须及时诊断病人身体情况及进行预防,病人术后的早期下床活动及营养补充也非常重要。一个长者如果躺了超过3天,他们的肌肉就会失去整整1公斤,加上手术带来的压力,也会造成身体分解代谢状况(catabolic state)出现异常,后者是分解复合的分子如碳水代合物、蛋白质及脂肪等以产生能量的过程。因此长者绝对须要保全营养。 集所有专业 由头到脚查清楚因此,老人骨科希望不仅仅是处理髋部骨折的问题,而是可以在接触病人的起点及进行手术后,替病人进行“由头到脚”的全面检查,比如检查头部、骨头、心脏、肺部、膀胱等。 有些病人可能在入院前就有肺部感染、中风、记忆等问题,但他们总会逃避说,“医生,就看看骨折的地方就可以了,其他的先别理。”但如果不理,病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即使手术成功出院,任何时候病人都可能因为其他问题而再次摔倒。 现今的医学过于专业化,把一个人的身体切割成好几个部分,一个病人要去看好多个不同的专科,得不到一个统合性的照护模式。比如骨外科通常只判断一个病人是否需要动手术,那是他们的工作,但如果你同时告诉他你有消化不良的问题,他无法给你正确的指引。 因此,如刚刚所提,需要老人骨科提供的是一个“由头到脚”的全面护理,根据病人在术前术后的所需提供种种的医疗服务,尤其术后的物理治疗及营养护理。…

林钧柔/退休老人杀手──忧郁症

文:林钧柔(药剂师)·2022年12月22日 忧郁症是老年人中较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当老年人面临退休所带来的巨大生活改变。他们往往会有巨大的失落感,这跟身分和地位与工作密切相关。退休几个月后,“永久休假”的新鲜感开始消退,当事人有可能会怀念工作带来的认同感、意义和目的。那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帮助? 忧郁症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以下是忧郁症的一些常见体征和症状: ●生理:疲倦或精力不足,即使在休息时也是如此;烦躁不安或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进行日常活动;食欲或睡眠模式的变化。 ●情绪和心理:持续悲伤、焦虑或烦躁;对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远离他人,选择孤独;无价值感,出现绝望感或内疚感;具自残或自杀念头。 出现一种或多种上述症状并不意味着患有忧郁症,但可以寻求专业帮助或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退休后的常见生活挑战。虽然适应退休生活有些困难,但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或寻找新的目标,达到一个更健康及顺畅的退休过程。确保退休生活既快乐又有意义,不要让退休后的状态忧郁成为你的阻碍。 资料來源:星洲日报《医识力》· 问药

生命留书/我们的死亡跟我们的诞生,本来就是配套

作者:苏美珊我曾经面对的死亡,就算是亲人,感情也不甚亲密。外婆、外公、三叔、大学同窗,乃至最近7月伊始就撒手人寰的七舅。面对他们的离去,我固然伤心,但是我不悲痛,我甚至暗自庆幸,我的童年都只有爸爸妈妈的影子,没有机会与外公外婆建立起过深的情分,让我在面对他们的离去更为坦然一些。触动我的是当我于外婆的丧礼上叫唤我妈,我妈说:“妈妈没有妈妈了咯!”那一刻我才体会到心碎与心疼,我的伤心都源自我妈妈的伤心。想像着,如果我跟妈妈一样,失去自己的妈妈时候的心境。 生活中我不刻意结交朋友,因为我想如果我认识的人多了,以后我要出席的丧礼也就多了。另一方面,与我深交的人少,到我自己离开的那一天,或许我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也是比较小的。但是,人啊,打从出生开始,就有了牵挂,大至父母至亲,小至一尾鱼、一条狗,甚至是最爱的炸鸡腿,都可以是一份依恋…… 哦对,丧礼。我曾经以为自己喜欢土葬,后来想想,最后也是要化骨化灰的,为什么要埋着、等着那漫长的过程呢?兴许还要忍受咀虫的侵略呢。腐化在棺木里,也就没有了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浪漫。所以后来我又觉得火化更适合自己。因此,我一直耽搁的全身器官捐献表格,也该填一填了,可别把好好的器官当成赔葬品啊!它们还能延续另一个肉体的生命呢! 如果我离开了,我想对所有认识我的人说,别担心,我只是前往另一个世界探索,或许还能发现新大陆呢!可不是吗?我们的死亡跟我们的诞生本来就是配套的,就好像买麦当劳套餐的时候,不要汽水也没有折扣。亦如跑步,难道可以没有终点地一直跑下去吗?不能。一定会来到一个尽头,或者是一场赛事既定的终点。人生也是同样的,尽头的那一端,正是死亡,而途中有些人提早离开了,达到了命运中既定的终点。不论是终点还是尽头先来到,我们都要带着好奇之心去迎接,无畏前进。死亡之后,终于可以验证所有的鬼怪之说,到底是不是有牛头马面使者,到底地狱和天堂是否真的存在?人是否幻化成为灵魂?我在宗教信仰这一块比较杂食,我相信轮回,福恶有报,也相信如果生前有执念放不下,会影响投胎转世。因此,这个时光胶囊,我并不在乎我的身家财产(毕竟现阶段只有债务)是否继承给了以后的丈夫和孩子,我只是希望我的离去没有让任何人伤心太久,我只是到达了我的终点,然后迎来另一个起点,再轮回。请勿挂念。 备注:这是2021年9月15日,配合“交代清楚也是向人生负责——生命留书活动”所书,也是28岁的自己看待死亡的态度。但愿下一个28年,还能重温这一篇,而心态依然。

常妙法师/长照一幕,有感于心!

病房众生相当病房自动门开启,你是第一张床第一位我所见到的院友。见你五官清秀、蓄着短发,一个乳白色的气切管在你的颈部套着。你目不转睛、微张着口、安然不动的望着天花板。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无奈,只能与你擦身而过。跟随着义工的脚步,前往探访长期卧床的阿嫲。病房走道,一眼望尽,无一院友是坐着的,几乎都是平躺。此时,除了我们的脚步声及护理人员为院友抽痰所发出“咻咻咻”的痰声之外,可说是阒无人声了。 走道转弯处,就是阿嫲的病床了。眼前的阿嫲已是耄耋之年,瘦骨嶙峋,四肢挛缩的躺着。义工说,十多年前,阿嫲在浴室跌倒后,医生嘱咐,日后必须有人料理照顾阿嫲的生活起居,不能再跌倒了!而身边的儿女,有的比阿嫲提早移民他方世界,有的没有体力来照顾她;儿孙有各自的家庭与生活,更甭说照顾了!经家庭会议讨论后,只好将阿嫲送进长照中心照顾。 此时,义工俯身在阿嫲耳边,提高嗓子的说:“阿嫲,我带了马来西亚的常妙法师来为您诵经祝福。您要好好念佛,不要再受苦了!身体坏了,不要眷恋它,换个新的身体!”希望您早日离苦得乐!(真好!义工把我想讲的话给讲完了!)说完,与义工讽诵《心经》一遍,接着简短佛法开示及阿嫲这一生为了这个家、为了3个儿女,无怨无悔、任劳任怨的付出与奉献,给予肯定赞叹,并带领义工为阿嫲做“四道人生——道爱、道谢、道歉、道别”。之后,义工为阿嫲轻抚按摩,我则随机探望其他院友。 在这里,每一位院友,几乎都是“气切”者;每一张病床旁都设有一台血氧检测仪或负压吸痰装置或吸氧机。 在这里,每一位院友,因长期卧床导致肌肉严重萎缩,有的手关节内翻畸形、有的四肢卷曲、有的双手环抱膝盖、有的骨瘦如柴、有的面黄肌瘦等,无有意识的躺着…… 在这里,每一位院友,早已失去吃喝拉撒睡的本能,依赖药物,以及护理人员定时定量的给予鼻胃管喂食,以维持生命。 在这里,日以继夜的守护着每一位院友的,不再是健康时期的亲情、友情或爱情,而是“无情”的鼻胃管、导尿管、生命维持器、吸氧机等,直到生命的音符戛然而止。 病房凄怆景象,令人惆怅。这时,在旁义工提醒,探访时间已过。我们带着沉重的脚步离开病房。 学会放手VS抢救到底走出医院,回到寺院,病房一幕,挥之不去。回想起,母亲在急诊室刹那间的断气;父亲心脏病猝死;一些癌症患者最后那一口难断的气;信众、亲友意外中的告别,疫情、灾难中的离去,脑瘫儿、渐冻人、植物人、慢性疾病中病殁等等不同的“死亡回顾”时,感恩这些已故菩萨们的化身,他们现身说法,以身示教,让我更贴近末期患者心中的死亡认知。其实,许多有虔诚宗教信仰的末期患者,他们对死亡并不觉得害怕、恐惧,而能坦然面对。病了,把身体交给医生,把心交给信仰,只要活着的一天,还有一口呼吸在,以感恩心珍惜生命,直到生命终点。 相反的,一些无宗教信仰或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家人,他们却对“爱与孝”持错误认知,认为“只要有得救,为何要放弃?我们又不是负担不起医药费?只要活着一天,多看一眼也好!救到底!”因而选择日新月异的医疗科技,对不可逆转的疾病,把“命”救活,却忽略了“整体生命的品质与尊严”。 个案中,曾有家属带着悔恨、忏愧的心分享说:“虽然婆婆有说临终时,不要任何急救,但是儿女心中对于婆婆的爱与不舍,最终还是把婆婆的命给救活了!然而,看到婆婆必须依赖氧气机、不能讲话、嗜睡、手脚被绑的独自躺在病床,我们看了心里非常难过,早知如此,为何不放手让婆婆安详的走?她老人家,多活一天是多受苦一天,我们愧疚感,更是一天比一天的增加啊!” 诸如此类个案,不断在医院及家庭中上演。若能临命终时,狭隘思绪中的“爱与孝”转化为“学会放手”,让临终者“身心灵平安”的往生,家属才能“心安的过活”,才是“真爱与大孝”的体现,生死两相安的圆满。 鉴于个案关怀的经验,我早已预立遗嘱交代普明师兄及家人。倘若突发事故,福寿已尽,命已无法挽救或疾病已无药可医,请不要加诸任何管子在我身上,让我病得有尊严,有尊严的活着,直到最后一口气,依然是那么的自然与平静。这就是给予我最美好的祝福! 倘若我的福寿未尽,病榻缠绵,凡事都需要别人的照顾时,请对我多一份关心、多一份耐心,不要勉强我一定要吃;道友探访时,请记得面带笑容,分享佛法点滴、陪伴念佛、读经;探访结束时,请不要对我说:“再见!”因为生命无常,未必有缘“再”次相“见”!而是说:“阿弥陀佛!我为您祝福!”因为一句佛号是“无量寿”、“无量光”,彼此真挚恳切地祝福。…

宋慧慈:允许自己哭 “悲伤过后学习自愈”

宋慧慈说,人们应该学习用喜悦的心,接受每一个改变。(林明辉摄) (吉隆坡24日讯)“我们要允许自己悲伤,同时也要学习如何处理悲伤。” 创新教学讲师宋慧慈说,每个人都要允许自己悲伤,也要允许我们身边的人哀伤,不要自责为何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还沉浸在哀伤中。 她分享说,如果有所谓走出悲伤的方法,就是那3个“T”,即Time(时间)、Tear(眼泪)、Talk(说话)。“那么处理悲伤的秘诀是什么?” 她解释,时间不是药,但是在时间里面,告诉自己每个人走出悲伤的时间线是不一样的;眼泪、不要害怕哭,反之要允许自己哭,哭完就要找回正能量;说话,可以找身旁的友人倾述,或则是与学习与自己对话。 一名读者在讲座会结束后,在与宋慧慈(右)交谈的过程中,不禁悲从中来。(林明辉摄) 敞开心胸处理悲伤也是台湾亲子沟通学作家的她表示,处理悲伤唯一要做的就是敞开心胸,打开自己的心房,接受自己的脆弱,允许自己示弱,适当的求助,不要硬撑,可以告诉别人你此时需要安慰。 宋慧慈周六(24日)在富贵生命馆咖啡馆与读者分享如何学习处理悲伤,拥抱无常,活出自己的精彩的讲座会上,这么表示。 上述讲座会的讲题为“痛痛的勇敢——学习处理悲伤,拥抱无常,活出自己的精彩”;有关讲座为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联办,也是富贵〈生命咖啡馆〉活动系列之一。 读者们专心致志聆听宋慧慈的分享,从中学习如何处理悲伤。(林明辉摄) 要学会与情绪对话宋慧慈说:“我不是要你们忽视它(悲伤),也不是拒绝去面对它,我知道那个思念、哀伤都还在,只是我们需要慢慢地,用时间去治愈它。” “我们一定要学会与情绪对话,倾听发生背后的好消息。” 她还说,人们应该学习用喜悦的心,接受每一个改变,练习悲而不伤,痛而不苦,向前看、向前走。 “我们不能期许人生中的风雨能够停歇,但我们要学习在风雨中也要能翩翩起舞。” 后来,宋慧慈现场轻唱了一首《尘缘》来比喻她失去挚爱的心情:“尘缘如梦几番起伏总不平到如今都成烟云;情也成空宛如挥手袖底风,幽幽一缕香飘在深深旧梦中;繁花落尽一身憔悴在风里,…

宋慧慈/重拾学生身分,学习如何从丧亲悲伤中走出来

走过悲伤的日子,宋慧慈为自己设定生命价值,用自己的能力去关爱别人,就是她这辈子的使命。在网络上搜索“宋慧慈”关键词,出现的是创新教学讲师、台湾亲子沟通学作家、退休老师,她大半辈子都是扮演春风化雨的角色;突然有一天一直在她身边支持她的大树倒下了,她开始不再是老师了,而是变回“学生”,学习如何处理悲伤,如何从至痛的丧亲悲伤中重新站起来。     丈夫8年前罹癌去世,从丈夫确诊、治疗、复发到离世,宋慧慈一直陪伴左右,对她而言丈夫是她最坚强的堡垒与后盾。当丈夫最终还是不敌癌症去世后,她说:“我的确有怨恨,我怨恨为什么给了我一个希望(第一次抗癌疗程成功),又这么快带走他!”   正视自己的悲伤,寻求支援她形容,丧父与丧夫都是非常悲痛,但两种痛还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中年以后失亲的痛,是100分的最大伤痛,其他的失亲之痛是60至80分左右。 “这种伤痛直到我先生离开后,我才知道那有多痛,但我女儿比较体会不到那个痛 ,所以刚开始她回来家里,我的压力更大,因为我必须把自己武装起来,让她觉得我很好。陪她处理好她的事情后,我才回房间放声大哭。大概半年后她才终于明白我的伤痛。” 宋慧慈把她陪伴先生走过最后一段路的感受分享到她的脸书,一位跟他们相熟的心理医师看后替她感到担心,因为医师觉得她是用理智在处理悲痛。直至两个月后,她终于打电话给医师哭诉,医师觉得很高兴,因为她开始找到感性的一面,而不是只有理性,因为只有理性一旦崩溃了会很可怕。 之后她调整好心理去见那位医师,治疗心中的伤痛。当她第二次挂门诊时,拉着女儿一起去见医师,因为她认为女儿也需要见医师。果然医师见到她们后,就说并不担心她,反而比较担心她跟女儿的关系。 她坦言,在她先生离世之前,她跟女儿的关系是很紧张的,女儿很有主见,而她表达能力不是很好,没有学好情绪管理,先生就是她们之间的润滑剂。因此先生刚离开的时候 ,她跟女儿之间有很大的距离。 “医师叫我要跟女儿和解,那时候我女儿已经开始工作,接触了人情世故,变得比较成熟,所以才有更多机会和解。现在我跟她的关系很密切,每天都会互通简讯,最近她还说要养猫,我在脸书上写要当外婆了,朋友还真以为我女儿怀孕了!” 尽管已经跟女儿和解了,但宋慧慈觉得,即使有孩子也不要依赖孩子,因为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与生活,特别是年轻人正在打拼的时候,所以有好朋友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不要只是单一区域的好朋友,让自己的生活有不同乐趣。 走出低潮的不二法门,朋友与兴趣她表示,不管是实体好朋友,或是在社交平台上跟人互动都是很好的,最重要是走出家门,走出心门,不要一个人关在家里,这必须靠朋友与兴趣,才有办法让你走出“二门”。…

文平强/“孝”是双向的,小时候父母为孩子遮风挡雨,父母老了轮到孩子背起父母

文平强:趁父母健在,多听他们细说从前,父母一走,一切都太迟了,永远没有机会问了。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希望与妈妈做些什么? 这是一道假设性问题,其实问了后不敢期望得到答案,因为对一位一辈子做学术研究的教授来说,回答假设性问题可能毫无意义。没想到文平强侧了侧头认真想了想,徐徐说道:“我想问她很多东西,关于我父亲年轻时的事迹,关于父母亲当年的经历,关于我们的家族故事。” “她在世时我不曾问,不曾听过她回忆往事,以致我对父母亲年轻时的经历所知甚少。母亲走了以后,才知道太迟了,与父母同辈的人都走了,一代人的记忆就这么消逝,留下空白的历史。”他不胜唏嘘,流露出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文平强是新纪元大学学院教授,学养深厚,早年研究人文地理,近20年专注于华人研究和区域研究,今年82岁,依然一心向学,孜孜不倦。桌上,那本厚得像砖块的马来西亚华人研究钜著《聚族于斯》,是他多年一部分研究成果的论文集,记录了本土华人在这块土地上勤俭兴邦和安身立命的历史角色。 只是,回头想想,一生埋头做研究,可是却对自己父母亲的生命故事茫然无知,每思及此,就有一种遗憾萦绕心头。 文平强与新纪元大学学院文学与社会科学院院长伍燕翎合影。 趁父母健在,多探听他们的“想当年”文平强自幼丧父,父亲去世时他才6个月大,最大的哥哥17岁,母亲带着他们兄弟5人,从沙巴来到文冬,投靠娘家,靠着洗琉瑯和割胶,独力把孩子拉拔长大。 从母亲和兄长口中,他知道父亲早年做过运输业,也在吉兰丹话望生采金,还曾经在家挖池塘养鱼,“为了养家糊口,什么都做。”一如其他南下谋生的同乡,凭着坚毅过人的生命力,胼手胝足,让妻小可以过上安定的日子。 他对父亲毫无印象,但却知道父亲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以及一个中国梦。 他微笑说道:“我们五兄弟的名字──世、定、中、原、强,串起来就是我父亲的中国梦。”父亲于1920年代离家南下,人在南洋,心系祖国,“当时中国内忧外患频仍,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忧国忧民的。” 其实,除了4个哥哥,文平强还有7个姐姐,父母一共生育了12个孩子。只是,“我出生后,4个姐姐已经亡故,两个留在香港天主教的姑娘堂,另一个送了人,在母亲身边的只有我们五兄弟。”时局动荡,生活困迫,骨肉离散也成了寻常事。 在往后的日子里,这一桩桩带着伤痛的陈年往事,文平强都没有听母亲回忆起过,而他自己也没问过母亲。许多珍贵的记忆,就随着时光流逝烟消云散。 他提起年前,住在香港的二姐过世后,外甥和外甥孙向他这位舅舅询问了一些家族资料,“说想要让他们母亲的一生,留下一个记录,也不一定是要写什么回忆录,而是简单地把重要资料、重大事迹记下来,作为家庭回忆录,让家庭的记忆代代相续,后代可以回忆长辈,了解家族传承。” 文平强不改学者本色:“历史从家庭开始,把各个家庭的记忆串联起来,就是一个华社、一个民族的集体历史了。”…

畫家吳亞鴻/順父母的心讓他們更安心,就是給父母最大的回饋

孝順二字,吳亞鴻認為,“順”更重要,“如果可以順父母的心而讓他們更安心,便是給予父母最大的回饋。” 報導:本刊特約 李秀華、攝影:本報 黃安健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蘇東坡透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悼亡詞表達他對原配王弗綿綿無盡的思念,“詩人透過文字讓思念有了形體,這和我以點、線、面和色彩形成思念的‘畫語’是一樣的。”吳亞鴻的父母已離開10年,縱使再也看不見他們,可當他畫蓮花時,父母便活在他腦海裡,長存於他心中。 一系列的意象蓮花作品,是吳亞鴻欲與已故父母產生連結時的通關密碼。 博雅藝術中心創辦人吳亞鴻說起年少時心中夢想的炙熱總三句不離母親。他出生於50年代,家境不算富裕,父親是膠工,母親是家庭主婦,一份糧養4個孩子。那年代,一管油畫顏料的價錢幾乎是一家人一天的伙食費,有天吳亞鴻見在廚房做菜的媽媽心情好,於是攤大手板問媽媽要錢買顏料,媽媽以剁菜聲回應他,吳亞鴻見媽媽不吭聲,衝口而出一句“你怎樣做媽媽,連1塊錢也不給我!”他不知道這句話刺痛媽媽的心。 博雅牆上寫著“人生因藝術而豐富,藝術因人生而發光”,猶如吳亞鴻的繪畫人生。 母親將手中的菜刀重重的落到砧板,吳亞鴻以為要挨揍了,趕緊拔腿就跑,隨後便聽到身後傳來“噗”的一聲,回過頭,他看見母親跌倒了,於是趕緊上前扶起媽媽,“痛嗎?”母親說,“不痛,但這裡痛。”母親用手撫摸著自己的心口,然後往褲子的內襯袋裡掏出錢,“拿去買顏料,這是明天的菜錢。”他還記得錢被橡皮圈捆綁住。從母親手中接過兩塊錢,他高高興興的騎腳車去買顏料,錢花光,想起母親的話,他退回一管顏料給老闆,把剩下的錢還給母親。 朽木雖不可雕,但可以生火燒飯 說起媽媽時,他臉上總洋溢著像孩子般幸福的微笑。 “爸爸媽媽沒受過什麼教育,但他們偶爾會說出讓我茅塞頓開的話。”上學時,父母沒有在課業上督促他,卻督促孩子的品德,“生而為人,只要掌握一門手藝就好,不偷拐搶騙,就是做人基本的良心。” 吳亞鴻成為畫家,母親是幕後功臣。小學時,老師有天讓大家畫“自畫像”,吳亞鴻觀察畫畫分數高的同學的技巧後,把自己自畫像的頭髮塗成褐紅色,並胸有成竹的認為今次自己一定會拿A,沒料到被老師責備一番,還用福建話說了句“壞柴沒用處”。 他帶著失落的心情回家,母親發現孩子神情落寞,問他發生什麼事?他一五一十和盤托出,然後問母親什麼是“壞柴沒用處”?母親說“朽木不可雕”,這下小吳亞鴻又更不理解了,“老師就是說你是沒用的東西,就像是壞掉的木柴,一點用處也沒有。”可父親這時卻把灶頭下的木柴放到爐火中說道,“朽木不可用來造椅子,但可以用來生火;火燒起來了,就可以燒飯做菜。天生我材必有用,任何東西都有存在價值。”“朽木雖不可雕,但可以生火燒飯”成了他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