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兄:我的人生正在改變
文字整理:曾詠邰、攝影:本報 曾毓林、富貴集團提供 【大師兄講座】透過書寫與殯葬服務反思生命意義/大師兄:我的人生正在改變 PTT紅人大師兄“別以為你都知道”巡迴講座· 2022年12月8日吉隆坡富貴生命館培訓禮堂及其他場次 台灣匿名作家大師兄直言,昔日他無法在現實的隙縫裡窺見生命的曙光,因而生中求死,後來到殯儀館工作,是為更貼近死亡,不料自己變成死中求生。如今,他透過書寫找到憂鬱情緒的宣洩出口,藉由文字賦予的力量重新反思生活與生命的價值。 “假使我先離開人世,我想我父親不會燒些什麼給我,說不定,可能是我內心還很憎恨他。 在台灣,當白髮人送黑髮人時,父母會竭盡心力辦好孩子的喪事,尤其是父親送走兒子時,必定挑最好的給兒子。我曾遇過一個案子,一位父親把兒子的遺體送到殯儀館,兒子纏綿病榻已久,骨瘦如柴,我見兒子腳上沒穿鞋,就問父親是否給兒子穿上一雙鞋。父親聽後,聲淚俱下,兒子自出生到死亡,19年來不曾下床行走,他從未看過兒子穿鞋,更不知道兒子要穿多大號的鞋。 這位父親最終給兒子燒了很多東西,腳車、電腦、電視、房子等等。他說,在世我給不了的,他死後我要全部給他,我兒子沒做過什麼,我就燒什麼給他,我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可以沒有病痛地去做這些事。 殯儀館服務的是往生者,還是家屬? 生者給逝去的親人燒東西,是為了彌補心中的愧疚,讓自己少一份遺憾。喪禮是一件很殘酷的事,它讓你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從此失去了一個人,而你接下來要學習過沒有對方的日子,這是一條非常艱苦的路。我常思考,我今天在殯儀館服務的是往生者,還是家屬?我想我應該多花心力去服務在世的人,因為他們大多時候心裡會有許多過不去的坎,我們應該給在世的人多一些關懷。 我也曾经幻想,如若今天是我先走,我父亲会哭吗,他会难过吗,会烧东西给我吗? 我父亲年轻的时候没教我什么,他好赌,赌得家庭支离破碎。我跟父亲第一次打架,是我大四的时候,当时我们吵得很凶,打了之后我就带着母亲搬走。自我成年以来,我跟父亲见面不是吵架就是打架。 父亲后来中风,变成植物人,失去说话的能力,我再也没有机会跟他说话。我从小到大的愿望,就是能与他有一个正常的父子对话。我想,他打我,应该是他很恨我。他不曾给我任何肯定,总觉得自己的儿子没出息,做事优柔寡断,爱哭,像个娘娘腔。 假使我比父亲提前离开人世,我要跟他说什么?我觉得,他说不定不会烧东西给我,可能是我内心还很恨他,同时我也真的不知道他懂我什么,或知道我喜欢什么。…
富贵集团创办人丹斯里邝汉光:老人要思想独立、经济独立 才能活的更幸福,更有尊严
报道:本刊张佩莉/摄影:本报黄志汉说起来,富贵集团的创立与孝道文化不无关系。1985年,富贵集团创办人丹斯里邝汉光的岳父猝然长逝,岳父生前交待过身后事要交给这位女婿全权处理,所以他就亲自走访义山,寻找风水墓地,为岳父尽孝。在苍茫又杂乱无章的义山步履蹒跚地走了一圈后,他感慨万千,不断在心里问自己──往生的人,难道不值得更有尊严的对待吗? 1990年,他创立富贵集团,“风景墓园”的梦想蓝图逐步落实,也成功颠覆华人义山阴森恐怖的刻板印象。往后30多年,他一边经营生命事业,一边推动死亡教育,让逝者带着尊严离世,也让生者学习坦然面对死亡。而有关孝道的思考也没有停止过,但不同的是,以前想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随着年岁增长,人生阅历增加,邝汉光越发觉得,孝道不应该是僵化的道德规范,因为时代在前进,长者的心态和上一代也有所不同,孝道也要因应时代微调,稍微调整一下角度。他语重心长地:“死亡是人生必经之路,但在死亡之前的这一段人生,也就是所谓的晚年,老人要如何活得有尊严?过得幸福?除了要做一些准备,老人也要学会如何做老人,才能享有幸福晚年!”卸下殡葬业巨人的光环,回到日常生活时,邝汉光也是一个儿子,同时也是一名父亲、一名家翁,常常想着要如何善事父母,才能报答亲恩,与此同时,也免不了为了“如何做一个父亲/家翁” 的问题而伤脑筋。六十而耳顺,经历了干支的一个循环后,人生不再躁动,许多意见都能听进耳里,也有足够的智慧明辨是非。这个早上,丹斯里邝汉光坐在我们面前侃侃而谈,直爽坦率一如既往,字字珠玑,说的是自己的人生故事和体会,也是传统孝文化的时代新注解。孝顺,因为知道父母很苦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穷人家的孩子也更懂得孝顺父母,“因为看到父母苦,宁可自己不吃,也要给孩子吃饭。”说起双亲,丹斯里邝汉光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他出生彭亨州瓜拉立卑,家有兄弟妹十人,父母是胶工。每天凌晨三四点,他和哥哥就坐在父母的脚车后出门,到胶园帮忙“拔胶杯”──前一天收集胶汁后,胶杯里还是会留下少许胶汁,凝结成胶丸,必须把胶丸拔下,才开始割胶。清晨6点,胶杯拔完了,小兄弟就走路回家,吃过妈妈出门前煮好的白粥和咸蛋再去上学。下午两三点,放学回到家,还是同一锅白粥,以及早上吃剩的咸蛋,这就是午餐。临近傍晚,父母从胶园回来了,他就帮忙晒胶片,晚上七八点,吃过晚饭倒头就睡,天天如是。“因为太累,所以常常忘记做功课,给老师用硬尺敲手背。童年真的很苦,怕去胶园,又怕上学,更怕放假,假期对我来说是恶梦,从早做到晚,比上学更累!”他摇摇头,挤出一个苦笑。 过年了,人家拜年穿的是新衣新鞋,他们兄弟妹穿的却是校服校鞋,鞋子永远买大一号,穿在脚上松垮垮,又因为经常受潮而臭烘烘,受尽奚落。那是一个“能把孩子养大已经很庆幸”的年代,大人在贫穷线上挣扎,小孩也跟着吃苦当吃补。他侧头想了一下,认真说道:“但我们不会怨父母,反而很孝顺。可能是因为以前的孩子不懂得比较,不会心理不平衡,不会怨恨父母穷,只会问自己,为什么我的人生这么苦!”中三毕业后,邝汉光在当铺做学徒,有能力赚钱了,但阮囊依旧羞涩,同事的午餐盒里有茄汁豆、午餐肉,他的午餐永远只有熟鱼,配白饭清水。学徒月薪有60令吉,邝妈妈说,你必须给我40令吉,那是妈妈制定的法条,不得上诉,没有折扣。他哑然失笑:“直到今天,每个月时间一到,她就会提醒每个儿子给孝亲费,数十年不变!”以前或许会愤愤不平,但到了后来,他就明白了,妈妈如此强硬地强制每个孩子给孝亲费,完全是出自于爱。“其实她不是真的需要这笔钱,她是怕我们不会存钱,要帮我们把钱存好,将来哪个孩子有困难,急需用钱,只要她拿得出来的,她一定拿出来。哪个孩子生活比较辛苦的,她也会特别关照,常常塞钱给他!”──这叫“好天收埋落雨柴”,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的意思。这句广东理财名言,也是邝汉光的父母亲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孩子开始工作赚钱后,母亲想到的就是积谷防饥,为孩子人生里的雨天预作准备。 邝爸爸个性温和,沉默寡言,邝妈妈则是典型的客家妇女,勤劳能干,强悍坚毅,“连我爸爸也怕她三分。”邝汉光笑道。在他眼中,母亲就像母鸡,永远护着孩子。“在我小时候,妈妈生了一对孖女,以前的人重男轻女,视女儿为赔钱货,反正家里养不起,送给人就算了。但我妈妈坚决反对,她说,我的女儿绝对不送人,就算我没饭吃,我也会给女儿吃!”他顿了顿,颔首笑道:“妈妈晚年尽享清福,几个女儿整天陪着她,要是当初女儿给了人,今天就不一样了。”邝爸爸已经作古,邝妈妈今年91岁,身体依然硬朗,胸怀开朗,精神焕发。邝汉光这么形容母亲:“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别人有困难,能帮的她一定帮,她也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人,不只对外人,对家人、对后辈也一样,儿孙或媳妇打电话给她,或来看她,或送东西给她,她会一直说谢谢,一家人一起吃饭,她会叫每一个孩子吃饭!”说起妈妈的种种时,邝汉光蓦地发现自己的性格和妈妈很像,都是古道热肠,受人滴水,涌泉相报,以至朋友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揦屎上身”,取笑他总是把别人的麻烦事揽上身也。“还有勤劳和急性子,也遗传自妈妈。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但由不得我选择就是了。”他意味深长地笑道。孝顺是让父母舒心行孝道是从物质到精神善事父母,而精神层面先于且大于物质,让老人家心里踏实,日子过得舒心,才是真正的孝。邝汉光娓娓说道:“老人家怕寂寞,更怕被人遗忘,所以我们不会让妈妈一个人独处,我哥哥弟弟住比较近,常会回去看她,我住得较远,就常打电话,跟她闲聊两句。她生病了,我们要亲自载她看医生,不是叫工人载,因为她要的是儿子,不是工人,看到儿子,她才安心。”孩子个个忙工作,只有周末才有空回去看妈妈,所以邝汉光就让其中一个没有工作的妹妹留在家,跟妈妈作伴,他再每个月给这位妹妹一笔生活费,让妹妹没有后顾之忧。此外,家里还有佣人帮忙照料妈妈,替妈妈按摩,有一台大电视,供妈妈消遣。“老人家有人陪伴,有事可做,就不会胡思乱想。她本来就是个开心的人,加上孩子都孝顺,可能这样会长寿一点吧。”自从妈妈迈入80大关后,家人就不再限制她的饮食,“这是我哥哥交带下来的,妈妈喜欢吃什么,就让她吃,她爱吃鸡肉,一天吃两只鸡腿,喜欢吃榴梿,我们就买榴梿给她吃。但吃到差不多了就要喊停,不能吃下去。”他莞尔笑说。他强调,尽孝要及时,“父母一天天老去,总有一天会离开,趁他们健在,多点关心,多点照顾,他们走了,我们也没有遗憾。”学会做老人当自己进入耳顺之年、成为别人眼中的长者后,邝汉光开始转换立场,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孝道,而这些年来,他最大的领悟就是“老人要学会做老人”。他侃侃而谈:“老人家要学会不要太啰嗦,不要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像我本身,我以前很霸道,周末家庭聚餐,孩子说想吃这个,我会说这个不好吃,去吃那个。去旅行也一样,什么都是我说了算。后来我发现我错了,现在不管孩子建议吃什么、去哪里玩,我都说好。”“譬如去旅行,我去过澳洲很多次,但他们没去过啊,你什么都说不好,改天孩子就不叫你一起出门了。”他不自觉地提高声调。与儿子共事也一样,“以前我整天倚老卖老,还会故意在员工面前骂儿子,因为我想要改变他,而他也不认同我,所以亲子之间很多磨擦。后来知道自己错了,我不应该把建立商业王国的强悍霸气用在孩子身上,我应该先改变自己,再去改变他。”他决定放下身段,跟孩子道歉,并承诺以后凡事有商有量。 “你要先搭孩子的肩膀,然后孩子才会搭你的肩膀,我们要先改变自己,不要整天要求别人改变,如果你固执得像头牛,相信我,你会过得很辛苦,孩子也辛苦,大家都辛苦!”他有感而发:“老人家要会做人,不要动辄怪儿子怪媳妇,很多时候,是自己太啰嗦,太挑剔,开口像机关枪扫射,又或是卫生习惯不好,让人受不了。要知道,媳妇不是你养的,你可以要儿子迁就你,但不能也叫媳妇迁就你,她没有跟你生活过,不了解你的脾气和习性。”他主动提出和孩子分开住,也主张长者生活独立,如果身体还健壮,就不跟孩子同住。“天天见不见得更亲,大家分开住,各有各的生活空间,反而关系更和谐。周末孙子回来,还会紧紧抱着爷爷,如果天天见面可能就不会了。”说罢,呵呵笑了。银发族贵在自尊自立邝汉光再三强调,除了生活独立之外,长者也要经济独立,不仰赖他人。他苦口婆心:“不要把全副身家给完孩子,要自己留一点,该吃的就吃,该花的就花。有些老人家自己省吃省用,医生也不看,只为了给孩子买房买车,儿孙自有儿孙福啊,你把孩子养大就好,让他学习独立,他才会成长。”又说:“手上有财产,我告诉你,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子孙待你的态度真的会不同。这是人性。”脸上带着一抹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微笑。“一些老人,一早就把财产全部割让给孩子,有一天自己病了,医药费就成了问题,也不是孩子不愿意给,而是那笔钱可能用在其他地方,拿不出来了。”闽南话有一句谚语:“父母疼囝长流水,囝想父母树尾风。”意思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绿水长流,而孩子对父母却像轻风掠过树尾,这个形容再贴切不过。邝汉光常用的例子,与这句谚语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你的心脏只得救一人,妈妈或儿子,你会选谁?答案肯定是儿子。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这是人之常情,为人父母者,在关键时刻永远先考虑孩子,而不是父母。”活了几十年,如果还看不透彻,岂不是白活了? !尤其是在这个高龄化时代,银发族贵在自尊自立,思想独立,经济独立,才能活得更幸福,也更有尊严。这也是邝汉光的自我期许。
Kaigo长者介护课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报道:本刊特约 李秀华、摄影:本报 黄志汉根据《2020年大马人口及房屋普查报告》,马来西亚如今有4个州属的65岁或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州内总人口的7%,可被列为老龄化社会,其中原因是出生率降低和预期寿命延长。 然而,政府与社会现有的资源并不足以在老年人的健康、社会福利、照护与起居上提供理想的设施与照护服务。加上家庭结构变迁与少子化现象,老人院,很可能成为老人最终的依归。 孝道,作为儒家的核心概念,“老吾老”自古以来便是华人子孙天经地义之事。在传统价值观念的牵制下,当面对把家中长者送进老人院的抉择时,“孝”与“不孝”自然成为道德拉锯战。然而,无论决定是什么,出发点都是源自于爱,在做决定前,需要重新思考“老人院”对一个家庭与社会的存在意义,并慎重了解老人院的操作与管理方针后才做决定。 联手推出“Kaigo长者介护专业文凭”课程 为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星洲日报》 、富贵集团与新纪元大学学院联手推出“Kaigo长者介护专业文凭”课程,好让老年人老有所养、所依、所乐、所安的同时,也维持家庭和谐。 日语中的“Kaigo” 即“介护士”,是接受过较为完整的介护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的介护人员,职责是照顾独立生活苦难的人的生活起居,对象包括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儿童和残障人士。1987年,日本实施了“社会福利及介护士法”,以促进介护行业的发展。 介护士的工作理念如下: 01 | 尊重人的尊严:在介护工作中必须将每一位需要介护的老年人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 02…
身邊人相繼離開,失智母卻不悲傷, 有時候,忘了也很好!
文:詹慶齡 朋友在群组里分享笑话一则:“有4位老人家打麻将,其中一位去上厕所后,忘了自己在打牌就回家了,另外三人等了半天,想着人到哪去了?决定call他,却 想不起他是谁?”大家在群组中一阵嬉笑留言接龙后,回头看看笑话的标题“我们老了会这样吗?”思绪突然有些飘忽。 我们此刻当然无从预知自己老了会不会也这样(感觉可能性很高)? 不过,面临家中长辈失智,或记忆严重错乱衰退,倒是我们这代人集体的现在进行式。 多数人可能都始料未及,“失智”竟会成为中年以后与人分享交流的重要话题。家家有本难念而且独特的经,随不同年龄、病程、心理状态、健康情形、家庭关系各自千变万化,甲的经验心得,未必能完全套用在乙身上;乙的困境对丙来说,也或许不见得是主要难题;而丙的烦忧,也非甲乙所能体会到。照顾者彼此互通有无,取暖成分居多,求的只是同理共感的一丝微小安慰罢了。 这些年,相互扶持走过“被忘记”的心情低谷,对于“遗忘”,我们不约而同产生了另一种观点:记得所有事情未必幸福,或许对某些家庭而言,“删除部分记忆”反而比较和乐。至少,对我那姐妹淘确是如此。 能干又坚强的她,一直担负着原生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那日,高龄九十多的父亲突然对她说:“以后不必再辛苦了,已经请托某某亲友来帮你分忧,他们都答应了喔!”好友苦笑以对,那些父亲所谓的“亲友”其实皆已辞世多年,现在因为父亲失智,自己肩上的担子只有更加沉重而已,但老父一席体贴的 话,让她心里偶有的那几分怨怼,顿时烟消云散。经过这许多年,在父亲“放心”的生活中,她的心终于也“放下”了。 不久后,我又听闻了另一个关于遗忘的故事。一位老同学家近年迭经变故,母亲失智反而教家人无比感恩,因为短期记忆丧失,他们的妈妈毋须在暮年承受老伴、长女、幺儿相继离开的伤痛,他们总对母亲说:“大姐在南部,幺弟出国了。”母亲从来不疑,在她的生命里,那些悲伤不曾存在,直到某一天,老妈妈取下供在佛桌上的亡夫牌位,不解地责备子女:“牌位是供往生的人,爸爸还在,怎么可以放牌位呢?”那个家暂时为此一阵慌乱,最后总算安然过关,母亲也随即忘了这事,生活一如既往,当然,她“心里的老伴”也依旧常相左右。牢记或遗忘,何者幸福?也许,只要当下感觉美丽,有时候,忘了也很好。 (本文节录自方舟文化出版《秋叶落下之前:活在灿盛熟龄时》)
年紀越大越容易駝背 , 該如何預防呢?
文:何玲玲(飲食治療師/銀髮族照護專家) 在小孩的心目中,父母的形象是高大伟岸,是他们依靠的港湾。随着年龄的成长,小孩长大成人,父母却渐渐地老去,身材逐渐变得矮小,变成驼背的老人。按照人体生长的规律,人上了一定的年纪以后,身高会比年轻的时候矮一些。有些人甚至发现自己的身高相比年轻的时候缩了一截。那么,年纪大就一定会驼背吗? 作者在社区药剂行工作了一段时间,观察到很多老人家都有腰间疼痛和不同程度驼背的现象,有的甚至驼背到像C字形,完全直不起腰,眼里看了感到实在的心酸。驼背的现象看似正常,其实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 骨质疏松是最常见原因 老人驼背的最常见原因是骨质疏松。脊柱是上半身负重的主要支撑,年纪越大的时候,骨组织里面的矿物质渐渐流失,骨密度变低,导致椎体塌陷后变形,造成脊椎胸腰出现后凸,最后就形成了驼背及身形变矮。此外,上了年纪之后,脊柱周围的肌肉老化也会造成脊柱的弯曲,驼背现象就会产生。当我们了解了驼背的因素,该怎么减缓驼背的进展和驼背的程度呢?这当中最重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就是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人们应尽早到正规医院检查骨密度。若是骨密度低于正常指数,就需要抗骨质疏松治疗。钙是骨头的主要矿物质。根据马来西亚(2017)营养指南,卫生部提倡凡是50岁以上的女士每天应摄取1200毫克(mg)的钙质;男士每天则需摄取1000毫克(mg)的钙质。富含钙质的食物包括奶类、奶制品、奶酪、豆腐、江鱼仔、绿叶菜、杏仁等。以下的图表可以帮助大家认识食物中的含钙量。 全脂牛奶1杯(200毫升) 186 脱脂奶1杯(200毫升) 250 酸奶1小杯(160克) 256 奶酪片1片 (115克) 115 豆腐1片(152克)…
老人家投訴頭暈眼花,我們該怎麼辦 ?
文:陳朝穎 (專業藥劑師 / 銀髮族照護專家) 头晕眼花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它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脑部功能性 障碍,给人一种晕眩、头晕或快要昏倒的感觉,也就是很多人常说的“耳水不平衡”的一种表现。其实眩晕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种疾病的症状。它的发作可以持续几秒钟、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然而,一般来说,眩晕发作通常只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我想大多数人最常经历过的头晕应该都是因为直立性低血压而造成的,即当一个人站起来时血压突然下降,位置的改变,尤其是快速的改变,会使血液暂时从大脑流向身体从而导致头晕。除此之外,过敏、焦虑、压力过大等也会引发头晕,一些疾病也伴随着头晕的症状,比如低 血糖、低血压、颈椎病、贫血等,抑郁症患者在早期也常有头晕。因此,只有确定了眩晕的根本原因,才可以帮助你和你的医生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来预防眩晕发作。 首先, 导致头晕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主要就是以下几种: 第一, 最常见的有类似耳内感染的疾病,它能轻易的影响人的平衡导致头晕的发作,同时还会伴有疼痛、发烧、听力暂时下降等症状。这一种情况下,必须找医生检查耳道后服用或使用适合的药物才能痊愈。 第二, 如果患有低血压病或高血压病,都有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头晕,甚至头痛的症状。这时候,你需要用一台血压计每天定期量一量你的血压才能知道真实的状况。如果是在初期不严重的阶段时,很多医生都会建议先改善生活习惯(例如饮食或运动)来控制血压。值得一提的是,用舌舔少许的盐可以有效舒缓因低血压而带来的不适。 第三, 贫血也会导致头晕。如果头晕伴有乏力或者是面色苍白的表现,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贫血导致的。贫血有可能是天生(血红细胞变异)或后天造成的。其中后天造成的贫血最常见的原因不外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或慢性炎症疾病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贫血。除此之外,也有因为饮食习惯而导致身体缺少铁质,继而导致血红细胞减少,最后血红蛋白携氧量减少直接造成大脑血氧量不足,因而产生眩晕感。以上的情况都能透过抽血检查或医生的诊断找到病因。…
<初老防跌必修科> 注意平衡 小心地滑
文:梁萬福(原載《明報》) 初老的生活仍然活跃,日程精彩:友侪结伴走山,闺蜜逛商场闲话不断,走路时眼不离手机。如此分心,一个不留神,就很容易跌倒受伤防跌意识、防跌运动很重要。人到初老,神经系统速度转慢,肌肉开始松弛,平衡力转弱。但有多少初老会在意这些变化,适时准备呢? 跌倒与平衡有很大关联。平衡力必须依赖一套完整的神经系统,足部知觉神经,感应下肢关节,经神经线传至脊骨中枢神经,再传至脑袋,发出指令。还要依赖视觉神经、内耳神经、脊椎神经、中枢神经等系统不断协调,才可保持平衡。平衡系统一般在2岁开始发展,直至10、20岁为巅峰期。巅峰一过,各种机能都会随岁月慢慢退化。50岁开始 身体重心摆动大 40岁后,支撑身体的重要肌肉,如身躯核心肌肉、大腿肌肉会开始流失。肌肉一经流失,平衡反应便会变差。下肢关节,包括膝关节、足部关节,亦会随岁月而退化。当关节活动能力减弱、转动范围变窄,跌倒风险便自然增加。研究发现: 从50岁开始,身体重心摆动幅度大,跌倒风险会较年轻时几何级数地增加。年纪愈大,风险愈高。因此,说得残忍一点,跌倒多是年龄惹的祸。 哼!听你这么说,我更气愤。我不是很老!没错,young old不算很老,不过人到初老,神经系统传导速度转慢,感官灵敏度相对迟缓,机能反应当然亦已下降。肌肉开始松弛,平衡能力明显会转弱。事实如此,但有多少young old会在意这些变化,并适时准备和适应呢?Young old的生活仍然活跃、步伐紧密、日程精彩。友侪三五成群,结伴山;闺蜜同逛商场,东张西望,边走边说,闲话不断;就算独自逛街,无论在车厢内、在步行中,也分秒必争,眼不离手机、追踪每刻变幻的资讯,甚至边走边回WhatsApp。我有好友更会一边驾驶,一边开视像会议呢!试问一下,如此分心,youngold又怎能不“出事”呢? 既然如此,可有何武林秘笈可供参考? 3招练下肢 增身体稳定度 防跌是young old的必修科啊!课程并不复杂。首先,我们做任何举动也不可掉以轻心,要提高专注力,不可一心二用。就算是走路、上下楼梯、起身站立、踏进浴缸等平常不过的举动,也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专心地去做。我们更要认清自己身体的改变,凡事要量力而为。纵使心态可常保年经,毕竟身体状态渐进初老。所以,一切爬高爬低、上山下海、左兼右顾、multi-tasking等高难度操作,一定要多加留意。其次,提升平衡能力,肌肉训练亦是young…
照顧臥病在床的長者時該注意的事項
很多卧病在床的年长病人,不是插着鼻胃管,就是靠着呼吸器维持生命; 又或者必须以尿管、尿布处理每日贴身之事,有些甚至无法言语和沟通。 病人受尽病痛折磨,家人同样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当家里有这样的病人时,要如何照顾护理呢? 长期卧床的病人,最怕生褥疮(bed sore),所以床垫一定要舒适透气,最好选择多功能静态分压床垫 (ripple mattress)。床铺需保持平整避免起皱,皱褶会加深病人皮肤和床铺间的压力。 当床单被弄湿,应立即更换,先将脏污床单卷起.塞入老人身下,扫净垫褥上的渣屑。将清洁床单铺在床的一边,迭缝中线与床中线对齐,将上半幅卷起塞在老人身下,靠近侧的半幅自床头、床尾、中间、先后履平拉紧塞入床垫下,帮助老人侧卧于清洁床单上,面向护理人,转至对侧,将脏污床单自床头至床尾边卷边拉出,然后将清洁床单拉平,同上法铺好。 当病人需要翻身的时候,使用一般抱小孩子的姿势,即一手环老年人的腰,一只胳膊从老年人的股下伸过,然后将老年人臀部抬起,这样就可翻身。当病人想起身坐着,把病人的肩先抬起,然后用柔软的靠垫放在老年人的背下,在怀里也放一个抱枕,让老年人的胳膊,可以得到放松。 长期躺在床上的病人活动量比较小,所以肠道蠕动也会减少,很有可能导致便秘,所以可以多给病人吃一些富含纤维(high fibre)的食物。对卧床不能自理者做好床上喂饭工作,护理者喂饭前要洗净双手,病人最好取坐位或半坐位,对俯卧或平卧者应使其头部转向一侧,以免食物呛入气管。喂饭宜慢,喂汤时忌从嘴正中直倒,宜从唇边缓倒入。 建立舒适的居住环境,长期卧床病人的居住环境一定要清洁整齐。床单位设置应尽量考虑病人的方便、舒适、安全等条件,床的宽度,视病人的病情需求、生活习惯等而定。房间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阳光要充足。床旁应留有放日常用物(如眼镜、手表、收音机、梳子、小镜子、痰杯等)之处。家属可摆设一些花卉盆景,增加生机,给患者给予生命和活力的启迪,以增强其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对于瘫痪或床上活动困难的病人,要定时翻身,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前应先拍背,嘱病人咳嗽以利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再让病人饮温开水l~2口,后行翻身。每次翻身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以便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作局部按摩以预防褥疮(bedsore)。 由于长期卧床,减少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病人容易觉得犹豫、沮丧、烦躁、悲观等不良情绪。用热情的态度,亲切的言语,多与他们说话聊天,同情、理解、安慰他们。听音乐、戏曲,看电视,读报纸,陪老人聊天等方式分散老人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以调整老人的情绪。当然,如果病人不耐烦时,尊重病人的意愿,让病人好好休息。…
糖尿病患者對於血糖儀的錯誤使用方法
文:劉塑煊 (專業藥劑師) 错误1:血糖仪与试纸不一致 每个血糖仪都有各自牌子匹配的试纸,不可以用其品牌的试纸来代替。 建议:在购买血糖仪时,可以选择比较普遍的牌子,这样的话改次购买回试纸的时候会方便许多。 错误2:试纸过期 一般而言,各品牌试纸有效期仅12年,瓶装试纸开启后有效期会更缩短至36个月(根据不同牌子的指示),如果超过试纸的使用期限,也会导致血糖检测不准确。 建议:妥善保管试纸并计划使用。试纸保存在干燥、避光、密封、室温的环境中。瓶装试纸开启后应注明开封日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每次使用后立即盖好瓶盖,防止灰尘吸附或潮湿。 错误3:采血方法不当 针刺浅,不足23毫米,过度挤压造成组织液对血液标本的稀释,使到血糖结果不准确。 建议:掌握正确的采血方法。采血时穿刺深度要适宜,太深增加患者的痛苦,刺入深度为23毫米即可采到足量的血量,血珠呈绿豆大小为最佳 错误4:采血部位不合适 有的糖友选择在指腹采血,疼痛感强,影响糖友的情绪,进而造成血糖值的偏差。 建议:选择手指偏侧面,因为这些部位神经分布较手指正中少,痛感较轻而且血量足。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中指或无名指来采血。 错误5:操作方法不当…
不只健身,還要健聲!
文:蕭婕緹(寄自台灣) 再遠也想來的“社區健聲房” 这几年健身运动风潮流行,到处都能看到大小健身房林立,但你知道吗?除了健身,还要“健声”,“健声房”也在流行。高龄长者健身,能预防肌少症;而高龄长者健声,能预防吞咽退化、正常饮食,落实一句闽南话——“呷百二”(吃到120岁)。 走进在巷弄间的长照机构,工作人员忙进忙出地协助长辈进入、就位,有远从外地坐无障碍计程车来的,也有从其他机构赶来的,甚至还看到一位阿嬷自己坐公车前来。他们看到熟悉的语言治疗师王雪珮,笑容满面地说,很喜欢“健声”的课程,让他回家后有办法唱完一首歌,其他人开心为他鼓掌,他自己也很有成就感,还能跟儿孙一起唱歌。 每位长辈的桌上都已经放好道具,有水、吸管、〈雨夜花〉的歌词本等等,在王雪珮治疗师的带领与居服员的协助下,鼓励长辈们大声唱歌!并用吸管做简易的吹气练习,一次吹得比一次更好。 注意到了吗?看似简单的歌唱活动,但每一个道具与每一种练习,都在达到语言治疗师与机构社工师们所拟定的目标: 强化肺活量 强化声带肌群 找到正确的发声方式 大声唱歌大声说话 王雪珮治疗师就像柔中带刚的班级导师,亲自看每一位同学的发声是否正确,再一一个别指导,长辈要不进步也难。这几年因疫情的影响,许多长辈更少复健与社交刺激,各方面都有退化的倾向,认真与用心的机构业者便与语言治疗师讨论,要如何将复能的概念与方法融合在生活里,除了“健身房”,也该有“健声房”,在愉快的气氛下训练身体更加强壮。几次活动下来,看到长辈们不远千里,即使坐轮椅、行动不便仍要前来!从中我们便可以了解,真正的学习就在游戏里面,实际上回到家“讲话更大声”、“唱歌能唱完”,就能带给虚弱长辈很大的鼓舞与动力——自己的元气慢慢回来了。无论是中风或是失智等疾病,我们往往会先想要解决眼下所看到的问题,例如身体手脚的复健,但其他不容易被看到、却重要的,容易在照顾的忙碌下忽视了,例如吞咽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牙口不好是口腔的疾病,而吞咽不好,长辈常说的“吞不下去”,就需要吞咽训练。失智、中风、癌症都可能需要语言治疗师的协助,有鼻胃管的长辈也能经由医师评估、吞咽训练而移除,重新恢复“由口进食”。病人不只是病人,他们也是人,拿掉“疾病”两个字,为每个人生存的福祉而努力。语言治疗师与社区长照机构共同策划的“健声房”,让长辈更愿意进来参与活动,也让语言治疗师的卫教有了“可趁之机”。随着身体器官的自然老化,了解正确、安全的饮食,不用担心会呛咳、会噎到,真的生病了,也不会过于忧愁。因为这些积极热心的医护团队真的都在,他们利用各种方式要让民众接触到他们,不让长辈因生病而辛苦、不让照顾因无解而辛劳。医学科技进步令人叹为观止,而走入社区陪伴长辈的医护也越来越多,一个人照顾太辛苦,但一群人一起走就不孤单。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