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越大越容易駝背 , 該如何預防呢?

文:何玲玲(飲食治療師/銀髮族照護專家) 在小孩的心目中,父母的形象是高大伟岸,是他们依靠的港湾。随着年龄的成长,小孩长大成人,父母却渐渐地老去,身材逐渐变得矮小,变成驼背的老人。按照人体生长的规律,人上了一定的年纪以后,身高会比年轻的时候矮一些。有些人甚至发现自己的身高相比年轻的时候缩了一截。那么,年纪大就一定会驼背吗? 作者在社区药剂行工作了一段时间,观察到很多老人家都有腰间疼痛和不同程度驼背的现象,有的甚至驼背到像C字形,完全直不起腰,眼里看了感到实在的心酸。驼背的现象看似正常,其实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 骨质疏松是最常见原因 老人驼背的最常见原因是骨质疏松。脊柱是上半身负重的主要支撑,年纪越大的时候,骨组织里面的矿物质渐渐流失,骨密度变低,导致椎体塌陷后变形,造成脊椎胸腰出现后凸,最后就形成了驼背及身形变矮。此外,上了年纪之后,脊柱周围的肌肉老化也会造成脊柱的弯曲,驼背现象就会产生。当我们了解了驼背的因素,该怎么减缓驼背的进展和驼背的程度呢?这当中最重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就是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人们应尽早到正规医院检查骨密度。若是骨密度低于正常指数,就需要抗骨质疏松治疗。钙是骨头的主要矿物质。根据马来西亚(2017)营养指南,卫生部提倡凡是50岁以上的女士每天应摄取1200毫克(mg)的钙质;男士每天则需摄取1000毫克(mg)的钙质。富含钙质的食物包括奶类、奶制品、奶酪、豆腐、江鱼仔、绿叶菜、杏仁等。以下的图表可以帮助大家认识食物中的含钙量。 全脂牛奶1杯(200毫升) 186 脱脂奶1杯(200毫升) 250 酸奶1小杯(160克) 256 奶酪片1片 (115克) 115 豆腐1片(152克)…

老人家投訴頭暈眼花,我們該怎麼辦 ?

文:陳朝穎 (專業藥劑師 / 銀髮族照護專家) 头晕眼花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它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脑部功能性 障碍,给人一种晕眩、头晕或快要昏倒的感觉,也就是很多人常说的“耳水不平衡”的一种表现。其实眩晕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种疾病的症状。它的发作可以持续几秒钟、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然而,一般来说,眩晕发作通常只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我想大多数人最常经历过的头晕应该都是因为直立性低血压而造成的,即当一个人站起来时血压突然下降,位置的改变,尤其是快速的改变,会使血液暂时从大脑流向身体从而导致头晕。除此之外,过敏、焦虑、压力过大等也会引发头晕,一些疾病也伴随着头晕的症状,比如低 血糖、低血压、颈椎病、贫血等,抑郁症患者在早期也常有头晕。因此,只有确定了眩晕的根本原因,才可以帮助你和你的医生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来预防眩晕发作。 首先, 导致头晕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主要就是以下几种: 第一, 最常见的有类似耳内感染的疾病,它能轻易的影响人的平衡导致头晕的发作,同时还会伴有疼痛、发烧、听力暂时下降等症状。这一种情况下,必须找医生检查耳道后服用或使用适合的药物才能痊愈。 第二, 如果患有低血压病或高血压病,都有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头晕,甚至头痛的症状。这时候,你需要用一台血压计每天定期量一量你的血压才能知道真实的状况。如果是在初期不严重的阶段时,很多医生都会建议先改善生活习惯(例如饮食或运动)来控制血压。值得一提的是,用舌舔少许的盐可以有效舒缓因低血压而带来的不适。 第三, 贫血也会导致头晕。如果头晕伴有乏力或者是面色苍白的表现,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贫血导致的。贫血有可能是天生(血红细胞变异)或后天造成的。其中后天造成的贫血最常见的原因不外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或慢性炎症疾病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贫血。除此之外,也有因为饮食习惯而导致身体缺少铁质,继而导致血红细胞减少,最后血红蛋白携氧量减少直接造成大脑血氧量不足,因而产生眩晕感。以上的情况都能透过抽血检查或医生的诊断找到病因。…

<初老防跌必修科> 注意平衡 小心地滑

文:梁萬福(原載《明報》) 初老的生活仍然活跃,日程精彩:友侪结伴走山,闺蜜逛商场闲话不断,走路时眼不离手机。如此分心,一个不留神,就很容易跌倒受伤防跌意识、防跌运动很重要。人到初老,神经系统速度转慢,肌肉开始松弛,平衡力转弱。但有多少初老会在意这些变化,适时准备呢? 跌倒与平衡有很大关联。平衡力必须依赖一套完整的神经系统,足部知觉神经,感应下肢关节,经神经线传至脊骨中枢神经,再传至脑袋,发出指令。还要依赖视觉神经、内耳神经、脊椎神经、中枢神经等系统不断协调,才可保持平衡。平衡系统一般在2岁开始发展,直至10、20岁为巅峰期。巅峰一过,各种机能都会随岁月慢慢退化。50岁开始 身体重心摆动大 40岁后,支撑身体的重要肌肉,如身躯核心肌肉、大腿肌肉会开始流失。肌肉一经流失,平衡反应便会变差。下肢关节,包括膝关节、足部关节,亦会随岁月而退化。当关节活动能力减弱、转动范围变窄,跌倒风险便自然增加。研究发现: 从50岁开始,身体重心摆动幅度大,跌倒风险会较年轻时几何级数地增加。年纪愈大,风险愈高。因此,说得残忍一点,跌倒多是年龄惹的祸。 哼!听你这么说,我更气愤。我不是很老!没错,young old不算很老,不过人到初老,神经系统传导速度转慢,感官灵敏度相对迟缓,机能反应当然亦已下降。肌肉开始松弛,平衡能力明显会转弱。事实如此,但有多少young old会在意这些变化,并适时准备和适应呢?Young old的生活仍然活跃、步伐紧密、日程精彩。友侪三五成群,结伴􀔐山;闺蜜同逛商场,东张西望,边走边说,闲话不断;就算独自逛街,无论在车厢内、在步行中,也分秒必争,眼不离手机、追踪每刻变幻的资讯,甚至边走边回WhatsApp。我有好友更会一边驾驶,一边开视像会议呢!试问一下,如此分心,youngold又怎能不“出事”呢? 既然如此,可有何武林秘笈可供参考? 3招练下肢 增身体稳定度 防跌是young old的必修科啊!课程并不复杂。首先,我们做任何举动也不可掉以轻心,要提高专注力,不可一心二用。就算是走路、上下楼梯、起身站立、踏进浴缸等平常不过的举动,也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专心地去做。我们更要认清自己身体的改变,凡事要量力而为。纵使心态可常保年经,毕竟身体状态渐进初老。所以,一切爬高爬低、上山下海、左兼右顾、multi-tasking等高难度操作,一定要多加留意。其次,提升平衡能力,肌肉训练亦是young…

照顧臥病在床的長者時該注意的事項

很多卧病在床的年长病人,不是插着鼻胃管,就是靠着呼吸器维持生命; 又或者必须以尿管、尿布处理每日贴身之事,有些甚至无法言语和沟通。 病人受尽病痛折磨,家人同样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当家里有这样的病人时,要如何照顾护理呢? 长期卧床的病人,最怕生褥疮(bed sore),所以床垫一定要舒适透气,最好选择多功能静态分压床垫 (ripple mattress)。床铺需保持平整避免起皱,皱褶会加深病人皮肤和床铺间的压力。 当床单被弄湿,应立即更换,先将脏污床单卷起.塞入老人身下,扫净垫褥上的渣屑。将清洁床单铺在床的一边,迭缝中线与床中线对齐,将上半幅卷起塞在老人身下,靠近侧的半幅自床头、床尾、中间、先后履平拉紧塞入床垫下,帮助老人侧卧于清洁床单上,面向护理人,转至对侧,将脏污床单自床头至床尾边卷边拉出,然后将清洁床单拉平,同上法铺好。 当病人需要翻身的时候,使用一般抱小孩子的姿势,即一手环老年人的腰,一只胳膊从老年人的股下伸过,然后将老年人臀部抬起,这样就可翻身。当病人想起身坐着,把病人的肩先抬起,然后用柔软的靠垫放在老年人的背下,在怀里也放一个抱枕,让老年人的胳膊,可以得到放松。 长期躺在床上的病人活动量比较小,所以肠道蠕动也会减少,很有可能导致便秘,所以可以多给病人吃一些富含纤维(high fibre)的食物。对卧床不能自理者做好床上喂饭工作,护理者喂饭前要洗净双手,病人最好取坐位或半坐位,对俯卧或平卧者应使其头部转向一侧,以免食物呛入气管。喂饭宜慢,喂汤时忌从嘴正中直倒,宜从唇边缓倒入。 建立舒适的居住环境,长期卧床病人的居住环境一定要清洁整齐。床单位设置应尽量考虑病人的方便、舒适、安全等条件,床的宽度,视病人的病情需求、生活习惯等而定。房间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阳光要充足。床旁应留有放日常用物(如眼镜、手表、收音机、梳子、小镜子、痰杯等)之处。家属可摆设一些花卉盆景,增加生机,给患者给予生命和活力的启迪,以增强其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对于瘫痪或床上活动困难的病人,要定时翻身,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前应先拍背,嘱病人咳嗽以利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再让病人饮温开水l~2口,后行翻身。每次翻身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以便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作局部按摩以预防褥疮(bedsore)。 由于长期卧床,减少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病人容易觉得犹豫、沮丧、烦躁、悲观等不良情绪。用热情的态度,亲切的言语,多与他们说话聊天,同情、理解、安慰他们。听音乐、戏曲,看电视,读报纸,陪老人聊天等方式分散老人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以调整老人的情绪。当然,如果病人不耐烦时,尊重病人的意愿,让病人好好休息。…

糖尿病患者對於血糖儀的錯誤使用方法

文:劉塑煊 (專業藥劑師) 错误1:血糖仪与试纸不一致 每个血糖仪都有各自牌子匹配的试纸,不可以用其􀋼品牌的试纸来代替。 建议:在购买血糖仪时,可以选择比较普遍的牌子,这样的话改次购买回试纸的时候会方便许多。 错误2:试纸过期 一般而言,各品牌试纸有效期仅1􀃤2年,瓶装试纸开启后有效期会更缩短至3􀃤6个月(根据不同牌子的指示),如果超过试纸的使用期限,也会导致血糖检测不准确。 建议:妥善保管试纸并计划使用。试纸保存在干燥、避光、密封、室温的环境中。瓶装试纸开启后应注明开封日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每次使用后立即盖好瓶盖,防止灰尘吸附或潮湿。 错误3:采血方法不当 针刺浅,不足2􀃤3毫米,过度挤压造成组织液对血液标本的稀释,使到血糖结果不准确。 建议:掌握正确的采血方法。采血时穿刺深度要适宜,太深增加患者的痛苦,刺入深度为2􀃤3毫米即可采到足量的血量,血珠呈绿豆大小为最佳 错误4:采血部位不合适 有的糖友选择在指腹采血,疼痛感强,影响糖友的情绪,进而造成血糖值的偏差。 建议:选择手指偏侧面,因为这些部位神经分布较手指正中少,痛感较轻而且血量足。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中指或无名指来采血。 错误5:操作方法不当…

不只健身,還要健聲!

文:蕭婕緹(寄自台灣) 再遠也想來的“社區健聲房” 这几年健身运动风潮流行,到处都能看到大小健身房林立,但你知道吗?除了健身,还要“健声”,“健声房”也在流行。高龄长者健身,能预防肌少症;而高龄长者健声,能预防吞咽退化、正常饮食,落实一句闽南话——“呷百二”(吃到120岁)。 走进在巷弄间的长照机构,工作人员忙进忙出地协助长辈进入、就位,有远从外地坐无障碍计程车来的,也有从其他机构赶来的,甚至还看到一位阿嬷自己坐公车前来。他们看到熟悉的语言治疗师王雪珮,笑容满面地说,很喜欢“健声”的课程,让他回家后有办法唱完一首歌,其他人开心为他鼓掌,他自己也很有成就感,还能跟儿孙一起唱歌。 每位长辈的桌上都已经放好道具,有水、吸管、〈雨夜花〉的歌词本等等,在王雪珮治疗师的带领与居服员的协助下,鼓励长辈们大声唱歌!并用吸管做简易的吹气练习,一次吹得比一次更好。 注意到了吗?看似简单的歌唱活动,但每一个道具与每一种练习,都在达到语言治疗师与机构社工师们所拟定的目标: 强化肺活量 强化声带肌群 找到正确的发声方式 大声唱歌大声说话 王雪珮治疗师就像柔中带刚的班级导师,亲自看每一位同学的发声是否正确,再一一个别指导,长辈要不进步也难。这几年因疫情的影响,许多长辈更少复健与社交刺激,各方面都有退化的倾向,认真与用心的机构业者便与语言治疗师讨论,要如何将复能的概念与方法融合在生活里,除了“健身房”,也该有“健声房”,在愉快的气氛下训练身体更加强壮。几次活动下来,看到长辈们不远千里,即使坐轮椅、行动不便仍要前来!从中我们便可以了解,真正的学习就在游戏里面,实际上回到家“讲话更大声”、“唱歌能唱完”,就能带给虚弱长辈很大的鼓舞与动力——自己的元气慢慢回来了。无论是中风或是失智等疾病,我们往往会先想要解决眼下所看到的问题,例如身体手脚的复健,但其他不容易被看到、却重要的,容易在照顾的忙碌下忽视了,例如吞咽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牙口不好是口腔的疾病,而吞咽不好,长辈常说的“吞不下去”,就需要吞咽训练。失智、中风、癌症都可能需要语言治疗师的协助,有鼻胃管的长辈也能经由医师评估、吞咽训练而移除,重新恢复“由口进食”。病人不只是病人,他们也是人,拿掉“疾病”两个字,为每个人生存的福祉而努力。语言治疗师与社区长照机构共同策划的“健声房”,让长辈更愿意进来参与活动,也让语言治疗师的卫教有了“可趁之机”。随着身体器官的自然老化,了解正确、安全的饮食,不用担心会呛咳、会噎到,真的生病了,也不会过于忧愁。因为这些积极热心的医护团队真的都在,他们利用各种方式要让民众接触到他们,不让长辈因生病而辛苦、不让照顾因无解而辛劳。医学科技进步令人叹为观止,而走入社区陪伴长辈的医护也越来越多,一个人照顾太辛苦,但一群人一起走就不孤单。__

沒什麼放不下的,庸庸碌碌就是一生了

文:馮美霞 走过五十余年的光阴,竟再次遇见大不幸——2019 冠病病毒大瘟疫。五百多个惶恐不安的日子,天天祈盼走到疫情的尽头,就好比总是希望照顾阿姐的日夜,可以有终结的一天。从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到接种疫苗,都努力做好做满。喂养教育阿姐也是如此,步步依照育儿宝典,没一刻松懈,却也是一天比一天糟,一天比一天无力。但强颜欢笑才附合世俗的眼光呐,负面情绪怎可能找出口,活着就必须充满正能量。就算任何一天都可能小命不保,但遗书嘛,写了还是大逆不道吧。逮到“生命留书”这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当然要尽情发挥咯。我死了以后就火化成灰吧,如果是死在疫情当下,那更好了,可以不办丧礼,免俗又不带财伤神。骨灰就洒在屋后的长红木下,让儿子事业长红,也能永保那棵长红木年年月月冒出殷红的嫩芽,天天像在日本度假,在热带过着天凉的秋天。我也可以继续陪着你们看电视听歌聊天啊,太棒了!人终归是要死的,我自然希望走在老爸前头,因为就算死别,冷漠的他,也不会有太久的伤恸,这点我可有把握了,所谓的鹣鲽情深,这时候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呢。我死了,老爸就能自我放生了,可以大口吃肥肉,不用天天运动,早睡,更不须喝足两大瓶白开水,就看他横行到几时吧。自由自在的日子多好啊!老爸肯定是这么想的,嘿嘿! 阿姐可以理解的死亡,就是不见了,就好像我扔掉她的旧衣物,闹了一两天也就过去,无谓的安抚说明,只会引发她号啕大哭,无须多言。但是,如果我把她留下给你们,会是可怕的大灾难吧。没了我这个传译人,谁知道她要说什么,要吃什么不吃什么,穿什么不穿什么?还有谁能帮她擦屁股,换卫生棉呢?所以,要嘛就是我先送走了她再走,(但这半点不由人啊,只有老天能说了算)要嘛就我死后把她送到安养中心,这点你们倒得听我的。毕竟她还是比较能遵循外人的规矩,吃定家里人,甭管他人说三道四,他们都没资格说话,只有老妈这个长期照护者才理解当中的弯弯曲曲。你们无须挣扎,只有这样处理,才能各自舒适地关照彼此,只要假日常探望,偶尔带她出游,别忘记她就好。你们唯一当做的,就是找一家可靠的中心让她安居。至于儿子,实在没什么好操心的,既聪明又有能力,要成家也难不倒他,不成家也将会是个钻石王老五,会把自己照顾好,对吧?儿子是老妈这辈子最感谢的人,谢谢你生在我们家,谢谢你不用我多费心力,就把你养成自信、独立又可以依靠的大树。给了老妈在阿姐身上用尽洪荒之力也得不 到的成就感!老爸舍不得的,你眼也不眨,统统送了,你就是一个宠妈的宝。虽然没有贴心的言语,却一直是个实际的行动派。谢谢你让我感受到我并不是一个失败的妈妈!想想,实在是没什么放不下的,庸庸碌碌就是一生了。 生命留“書”,我的書都拜託你們了 文:洪偉健 突如其来的冠病病毒扰乱了大家平静的生活,每天让人提心吊胆的感染数据,报纸上刊登各个地方的家破人亡悲剧,锥心之痛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人生。全国封锁时,大部分的时间我都与家人待在家里,做好一个良好公民该尽的责任。在这煎熬的时段里,陪伴我一家的就是一橱又一橱的书籍。屋子不大,除了厕所与厨房,任何角落都可看到书本。从小孩的小书柜到大人的大书橱,不知不觉家里竟然累积了13个藏书处,而大部分书橱的主人就是我。畅游在书海是我的快乐,一个悠闲的午后,一杯温热的咖啡,放下手头的工作,浸泡在书的世界里,尽情翱翔在知识的天空,那是说不尽的幸福。 正所谓:“好在适度,误在失度,坏在过度。” 在瘟疫来袭后,我让自己的思绪沉淀,惊觉自己在搜集书籍的道路上,可是犯了佛教的三毒。首先,贪;可以用“饥不择食”来形容我对书籍的重度渴望,从历史、天文、地理、美学、哲学、心理学、诗词、经济、小说等,我无一不收,还贪得无厌地越要越多。其次,嗔;我常因为收集不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而大发脾气,甚至会怨恨为何没有更大的屋子来装下我多不胜数的书籍,常让自己不开心。最后,痴;喜欢看书并不一定要真的拥有那本书,而我却一昧产生错误的认知进而导致自己迷失在固执里,把大部分的薪水都挥霍在买书、藏书上。如今面对满屋子堆积如山的书籍,我觉得是时候在自己“尘归尘,土归土”之前,好好地给我的家人处理好这“书的难题”,毕竟并非每个人都像我如此痴迷藏书。我也知道如果我有天突然意外离开这个世界,这些书将成为家人无法摆脱的梦魇,甚至是大灾难。我可不想家人每天一回到家,看到四周都是书籍而“睹物思人”,陷入伤心的无限循环,再次狠狠地二次伤害家人。于是,借着这个“生命留书”的平台,我要给自己和家人做个简单的交代。 第一, 当我突然离开了,若家人想要保留我的书籍作为对我的思念之物,我只允许他们各自保留5本他们最喜欢的书本。身为一个孩子,丈夫和父亲,我实在不忍心因为我的意外离世,大家对我有很深的不舍,尤其是在看到我收藏的书籍时。我不想它们成为大家日后继续好好生活的羁绊,所以就不要家人保留太多有关我的遗物。我更希望家人在一个惬意的下午,手捧着自己保留的5本书本,回想起曾经有那么的一个我来过这世界。 第二, 我已经委托了两位大学的同窗好友——王修捷和洪文杰,在我离开后前来帮我整理和分配我的藏书。我大学是念中文系的,因为对中文的热爱和工作所需,所以至今收藏了不少学术书籍、论文和工具书,他俩可以把这些书都捐给我们的大学——拉曼大学。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大学的悉心栽培,才会有今天当了中学华文老师的我。我希望所捐出去的书籍能给大学的学弟学妹尽一点绵力,用心念好中文系,以后继续为后辈发扬中华文化。 第三,…

但願有日我們重逢於佛國淨土~

/愿你闪耀于人生舞台/ 妹,儿时的我有了弟弟仍未满足,常跟妈咪说我还要妹妹。终于在我5岁那年盼来了 你。你是大家捧在手心呵护的小星星。感恩你带给我许许多多温暖。清楚记得小时候有一 回你没胃口不肯进餐,任外婆舅母表姐妈咪怎么哄都没用,还是我端着碗一匙匙吹凉稀粥 递到你嘴边喂你你才肯乖乖喝完。升上中学的我被各种压力压得脾气变很臭,可能你只犯 了点小错我却严厉斥责你,听你被我骂得躲在房里委屈痛哭,我心里其实不好受。我当时 不懂得做好情绪管理,弄得跟你们大家的关系都很糟糕,你们受了我不少气,真的很对不 起。你升上中学我已毕业,咱俩关系稍有改善,可毕竟已回不去孩提时那单纯欢乐的日 子。 并非我老古板爱批评你穿超短裤出街,没要求你把全身裹得严实只露出双眼和手脚, 是希望你明白什么场合该穿适当的服装。你老说自己变肥了,其实你应反省自己的饮食习 惯与生活作息,老爱吃快餐、煎炸物和零食,却妄想透过美容产品换得白皙光滑肌肤和好 身材,砸了多少妈咪辛苦赚来的血汗钱。请你正视身体发出的警讯,三餐定时莫熬夜,营 养均衡莫挑食。 提出学琴、学舞、学跆拳道、学烘焙的要求,妈咪次次满足你,可你在家练习的时间…

吳念真: 絕對別叫 憂鬱症患者 快樂一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UHQ87jmaNk Default title 制播台湾《我是救星》节目,内涵在于希望看见人与人互相帮助的力量,因为每个人都不孤单,生命转弯处,总有那么一个人或事件,扮演了什么关键角色,让你又开启一趟意外却丰富的人生旅程。很巧合的,许多受访来宾提到自己生命中的救星时,不约而同指向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吴念真。蔡振南感谢吴念真给他机会,甚至力排众议,坚持救他脱离毒窟;李永丰感谢吴念真有够力,一个号召就能成就纸风车剧团的三一九乡镇表演工程;杨雅喆感谢吴念真,丰厚的编剧与导演功力,带领他一步步完成电影大梦。小野也感谢吴念真,表面上是创作路上的死对头,私底下却是人生中最砥砺彼此的精神依靠。这些故事都精采极了,但,这位带给大家欢乐与希望、充满才气与创意的台湾欧吉桑,自己的生命却深受忧郁症所苦。这又是什么样真实刻画的人生剧本呢? Continue reading

独居老人猝死家中/比起医疗照顾,社区支援的建立更是迫在眉睫

报道:本刊 张露华迈入老龄化社会,你最怕的是什么?老来无依?没钱养老?孤独终老?还是死在家中无人知? 过去两年的疫情,或许你也留意到,新闻上经常出现独居者猝死家中,有的是冠病患者,也有的是壮年人,更多的是老人。 若与已经进入超老国的日本比较,我国还只是一个“年轻”的老人国,这种现象提早出现,是否意味着我们进入急速老化的进程中?还是社会结构的改变令邻里关系变得陌生? 有位受访者曾提起,她平常需要电召车服务时,都会联络同一栋公寓的一名电召车邻居。某天她如常约好那位邻居第二天清晨载她去一个地方,可是时间到了却不见踪影,致电也没有接听,她只好再叫其他电召车。 事后她也不以为意,以为那位邻居昏睡或忘记了约定,直至几天后家人到附近餐馆用餐时,听到一群也是电召车司机聊天,提到一位同行在家中猝死,才知道猝死司机原来就是那位邻居。 猝死或老死家中,已经成为老龄化社会一种日益普遍现象,即使以养老政策完善著称的日本,也常出现独居者老死或猝死家中的社会悲剧,更遑论还没有做好迎接老龄化社会的大马。 新纪元大学学院乐龄服务与管理学院院长胡禄铭华团应带头推动社区醒觉运动,关注老人长照问题 曾担任日本与马来西亚政府养老合作项目与政策顾问的胡禄铭博士直言,这的确是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疑问,日本的老人拥有很多资源,支援力量很充足,但还是发生老人老死家中的问题,这方面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可从3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新纪元大学学院乐龄服务与管理学院院长胡禄铭 他表示,当我们说日本养老制度好,是从整体上谈老人的福利,从全国平均寿命、养老服务水平、社会养老资源及政府养老政策安排等等,无疑日本是有很多值得东南亚国家学习的地方,并不是针对单独的个案。 “就如我们说某个国家治安很好,但里面还是有一些严重罪案发生。” 他表示,其次即使切入日本老人在家老死的课题,也必须要按它们的老人人口比率来分析。日本老人的人数与长寿度,无论是比率或绝对人口上,都比大马高出很多,若站在同等比较基础上,日本老人在家去世的个案应该比大马高出很多倍,但实际上日本发生的比率还是比大马少。 “当我们评论一个制度的好坏时,要看制度所照顾不到的地方。虽然日本养老制度很好,还是有老人选择独居,这就是制度无法照顾到地方,但政府是会尝试做一些措施补救,如日本一些县市在每个小区设立一个联络点,通常在邮政局,志愿人士每周固定拨电给独居老人,一旦没有回应,就会去老人家中看望,无形中就会减少死在家中无人发现的情况,这3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也是新纪元大学学院乐龄服务与管理学院院长的胡禄铭,是抱着同情角度去看待老死或猝死家中无人发现的悲剧,毕竟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