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吳亞鴻/順父母的心讓他們更安心,就是給父母最大的回饋
孝順二字,吳亞鴻認為,“順”更重要,“如果可以順父母的心而讓他們更安心,便是給予父母最大的回饋。” 報導:本刊特約 李秀華、攝影:本報 黃安健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蘇東坡透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悼亡詞表達他對原配王弗綿綿無盡的思念,“詩人透過文字讓思念有了形體,這和我以點、線、面和色彩形成思念的‘畫語’是一樣的。”吳亞鴻的父母已離開10年,縱使再也看不見他們,可當他畫蓮花時,父母便活在他腦海裡,長存於他心中。 一系列的意象蓮花作品,是吳亞鴻欲與已故父母產生連結時的通關密碼。 博雅藝術中心創辦人吳亞鴻說起年少時心中夢想的炙熱總三句不離母親。他出生於50年代,家境不算富裕,父親是膠工,母親是家庭主婦,一份糧養4個孩子。那年代,一管油畫顏料的價錢幾乎是一家人一天的伙食費,有天吳亞鴻見在廚房做菜的媽媽心情好,於是攤大手板問媽媽要錢買顏料,媽媽以剁菜聲回應他,吳亞鴻見媽媽不吭聲,衝口而出一句“你怎樣做媽媽,連1塊錢也不給我!”他不知道這句話刺痛媽媽的心。 博雅牆上寫著“人生因藝術而豐富,藝術因人生而發光”,猶如吳亞鴻的繪畫人生。 母親將手中的菜刀重重的落到砧板,吳亞鴻以為要挨揍了,趕緊拔腿就跑,隨後便聽到身後傳來“噗”的一聲,回過頭,他看見母親跌倒了,於是趕緊上前扶起媽媽,“痛嗎?”母親說,“不痛,但這裡痛。”母親用手撫摸著自己的心口,然後往褲子的內襯袋裡掏出錢,“拿去買顏料,這是明天的菜錢。”他還記得錢被橡皮圈捆綁住。從母親手中接過兩塊錢,他高高興興的騎腳車去買顏料,錢花光,想起母親的話,他退回一管顏料給老闆,把剩下的錢還給母親。 朽木雖不可雕,但可以生火燒飯 說起媽媽時,他臉上總洋溢著像孩子般幸福的微笑。 “爸爸媽媽沒受過什麼教育,但他們偶爾會說出讓我茅塞頓開的話。”上學時,父母沒有在課業上督促他,卻督促孩子的品德,“生而為人,只要掌握一門手藝就好,不偷拐搶騙,就是做人基本的良心。” 吳亞鴻成為畫家,母親是幕後功臣。小學時,老師有天讓大家畫“自畫像”,吳亞鴻觀察畫畫分數高的同學的技巧後,把自己自畫像的頭髮塗成褐紅色,並胸有成竹的認為今次自己一定會拿A,沒料到被老師責備一番,還用福建話說了句“壞柴沒用處”。 他帶著失落的心情回家,母親發現孩子神情落寞,問他發生什麼事?他一五一十和盤托出,然後問母親什麼是“壞柴沒用處”?母親說“朽木不可雕”,這下小吳亞鴻又更不理解了,“老師就是說你是沒用的東西,就像是壞掉的木柴,一點用處也沒有。”可父親這時卻把灶頭下的木柴放到爐火中說道,“朽木不可用來造椅子,但可以用來生火;火燒起來了,就可以燒飯做菜。天生我材必有用,任何東西都有存在價值。”“朽木雖不可雕,但可以生火燒飯”成了他的座右銘。…
大師兄:我的人生正在改變
文字整理:曾詠邰、攝影:本報 曾毓林、富貴集團提供 【大師兄講座】透過書寫與殯葬服務反思生命意義/大師兄:我的人生正在改變 PTT紅人大師兄“別以為你都知道”巡迴講座· 2022年12月8日吉隆坡富貴生命館培訓禮堂及其他場次 台灣匿名作家大師兄直言,昔日他無法在現實的隙縫裡窺見生命的曙光,因而生中求死,後來到殯儀館工作,是為更貼近死亡,不料自己變成死中求生。如今,他透過書寫找到憂鬱情緒的宣洩出口,藉由文字賦予的力量重新反思生活與生命的價值。 “假使我先離開人世,我想我父親不會燒些什麼給我,說不定,可能是我內心還很憎恨他。 在台灣,當白髮人送黑髮人時,父母會竭盡心力辦好孩子的喪事,尤其是父親送走兒子時,必定挑最好的給兒子。我曾遇過一個案子,一位父親把兒子的遺體送到殯儀館,兒子纏綿病榻已久,骨瘦如柴,我見兒子腳上沒穿鞋,就問父親是否給兒子穿上一雙鞋。父親聽後,聲淚俱下,兒子自出生到死亡,19年來不曾下床行走,他從未看過兒子穿鞋,更不知道兒子要穿多大號的鞋。 這位父親最終給兒子燒了很多東西,腳車、電腦、電視、房子等等。他說,在世我給不了的,他死後我要全部給他,我兒子沒做過什麼,我就燒什麼給他,我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可以沒有病痛地去做這些事。 殯儀館服務的是往生者,還是家屬? 生者給逝去的親人燒東西,是為了彌補心中的愧疚,讓自己少一份遺憾。喪禮是一件很殘酷的事,它讓你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從此失去了一個人,而你接下來要學習過沒有對方的日子,這是一條非常艱苦的路。我常思考,我今天在殯儀館服務的是往生者,還是家屬?我想我應該多花心力去服務在世的人,因為他們大多時候心裡會有許多過不去的坎,我們應該給在世的人多一些關懷。 我也曾经幻想,如若今天是我先走,我父亲会哭吗,他会难过吗,会烧东西给我吗? 我父亲年轻的时候没教我什么,他好赌,赌得家庭支离破碎。我跟父亲第一次打架,是我大四的时候,当时我们吵得很凶,打了之后我就带着母亲搬走。自我成年以来,我跟父亲见面不是吵架就是打架。 父亲后来中风,变成植物人,失去说话的能力,我再也没有机会跟他说话。我从小到大的愿望,就是能与他有一个正常的父子对话。我想,他打我,应该是他很恨我。他不曾给我任何肯定,总觉得自己的儿子没出息,做事优柔寡断,爱哭,像个娘娘腔。 假使我比父亲提前离开人世,我要跟他说什么?我觉得,他说不定不会烧东西给我,可能是我内心还很恨他,同时我也真的不知道他懂我什么,或知道我喜欢什么。…
富贵集团创办人丹斯里邝汉光:老人要思想独立、经济独立 才能活的更幸福,更有尊严
报道:本刊张佩莉/摄影:本报黄志汉说起来,富贵集团的创立与孝道文化不无关系。1985年,富贵集团创办人丹斯里邝汉光的岳父猝然长逝,岳父生前交待过身后事要交给这位女婿全权处理,所以他就亲自走访义山,寻找风水墓地,为岳父尽孝。在苍茫又杂乱无章的义山步履蹒跚地走了一圈后,他感慨万千,不断在心里问自己──往生的人,难道不值得更有尊严的对待吗? 1990年,他创立富贵集团,“风景墓园”的梦想蓝图逐步落实,也成功颠覆华人义山阴森恐怖的刻板印象。往后30多年,他一边经营生命事业,一边推动死亡教育,让逝者带着尊严离世,也让生者学习坦然面对死亡。而有关孝道的思考也没有停止过,但不同的是,以前想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随着年岁增长,人生阅历增加,邝汉光越发觉得,孝道不应该是僵化的道德规范,因为时代在前进,长者的心态和上一代也有所不同,孝道也要因应时代微调,稍微调整一下角度。他语重心长地:“死亡是人生必经之路,但在死亡之前的这一段人生,也就是所谓的晚年,老人要如何活得有尊严?过得幸福?除了要做一些准备,老人也要学会如何做老人,才能享有幸福晚年!”卸下殡葬业巨人的光环,回到日常生活时,邝汉光也是一个儿子,同时也是一名父亲、一名家翁,常常想着要如何善事父母,才能报答亲恩,与此同时,也免不了为了“如何做一个父亲/家翁” 的问题而伤脑筋。六十而耳顺,经历了干支的一个循环后,人生不再躁动,许多意见都能听进耳里,也有足够的智慧明辨是非。这个早上,丹斯里邝汉光坐在我们面前侃侃而谈,直爽坦率一如既往,字字珠玑,说的是自己的人生故事和体会,也是传统孝文化的时代新注解。孝顺,因为知道父母很苦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穷人家的孩子也更懂得孝顺父母,“因为看到父母苦,宁可自己不吃,也要给孩子吃饭。”说起双亲,丹斯里邝汉光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他出生彭亨州瓜拉立卑,家有兄弟妹十人,父母是胶工。每天凌晨三四点,他和哥哥就坐在父母的脚车后出门,到胶园帮忙“拔胶杯”──前一天收集胶汁后,胶杯里还是会留下少许胶汁,凝结成胶丸,必须把胶丸拔下,才开始割胶。清晨6点,胶杯拔完了,小兄弟就走路回家,吃过妈妈出门前煮好的白粥和咸蛋再去上学。下午两三点,放学回到家,还是同一锅白粥,以及早上吃剩的咸蛋,这就是午餐。临近傍晚,父母从胶园回来了,他就帮忙晒胶片,晚上七八点,吃过晚饭倒头就睡,天天如是。“因为太累,所以常常忘记做功课,给老师用硬尺敲手背。童年真的很苦,怕去胶园,又怕上学,更怕放假,假期对我来说是恶梦,从早做到晚,比上学更累!”他摇摇头,挤出一个苦笑。 过年了,人家拜年穿的是新衣新鞋,他们兄弟妹穿的却是校服校鞋,鞋子永远买大一号,穿在脚上松垮垮,又因为经常受潮而臭烘烘,受尽奚落。那是一个“能把孩子养大已经很庆幸”的年代,大人在贫穷线上挣扎,小孩也跟着吃苦当吃补。他侧头想了一下,认真说道:“但我们不会怨父母,反而很孝顺。可能是因为以前的孩子不懂得比较,不会心理不平衡,不会怨恨父母穷,只会问自己,为什么我的人生这么苦!”中三毕业后,邝汉光在当铺做学徒,有能力赚钱了,但阮囊依旧羞涩,同事的午餐盒里有茄汁豆、午餐肉,他的午餐永远只有熟鱼,配白饭清水。学徒月薪有60令吉,邝妈妈说,你必须给我40令吉,那是妈妈制定的法条,不得上诉,没有折扣。他哑然失笑:“直到今天,每个月时间一到,她就会提醒每个儿子给孝亲费,数十年不变!”以前或许会愤愤不平,但到了后来,他就明白了,妈妈如此强硬地强制每个孩子给孝亲费,完全是出自于爱。“其实她不是真的需要这笔钱,她是怕我们不会存钱,要帮我们把钱存好,将来哪个孩子有困难,急需用钱,只要她拿得出来的,她一定拿出来。哪个孩子生活比较辛苦的,她也会特别关照,常常塞钱给他!”──这叫“好天收埋落雨柴”,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的意思。这句广东理财名言,也是邝汉光的父母亲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孩子开始工作赚钱后,母亲想到的就是积谷防饥,为孩子人生里的雨天预作准备。 邝爸爸个性温和,沉默寡言,邝妈妈则是典型的客家妇女,勤劳能干,强悍坚毅,“连我爸爸也怕她三分。”邝汉光笑道。在他眼中,母亲就像母鸡,永远护着孩子。“在我小时候,妈妈生了一对孖女,以前的人重男轻女,视女儿为赔钱货,反正家里养不起,送给人就算了。但我妈妈坚决反对,她说,我的女儿绝对不送人,就算我没饭吃,我也会给女儿吃!”他顿了顿,颔首笑道:“妈妈晚年尽享清福,几个女儿整天陪着她,要是当初女儿给了人,今天就不一样了。”邝爸爸已经作古,邝妈妈今年91岁,身体依然硬朗,胸怀开朗,精神焕发。邝汉光这么形容母亲:“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别人有困难,能帮的她一定帮,她也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人,不只对外人,对家人、对后辈也一样,儿孙或媳妇打电话给她,或来看她,或送东西给她,她会一直说谢谢,一家人一起吃饭,她会叫每一个孩子吃饭!”说起妈妈的种种时,邝汉光蓦地发现自己的性格和妈妈很像,都是古道热肠,受人滴水,涌泉相报,以至朋友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揦屎上身”,取笑他总是把别人的麻烦事揽上身也。“还有勤劳和急性子,也遗传自妈妈。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但由不得我选择就是了。”他意味深长地笑道。孝顺是让父母舒心行孝道是从物质到精神善事父母,而精神层面先于且大于物质,让老人家心里踏实,日子过得舒心,才是真正的孝。邝汉光娓娓说道:“老人家怕寂寞,更怕被人遗忘,所以我们不会让妈妈一个人独处,我哥哥弟弟住比较近,常会回去看她,我住得较远,就常打电话,跟她闲聊两句。她生病了,我们要亲自载她看医生,不是叫工人载,因为她要的是儿子,不是工人,看到儿子,她才安心。”孩子个个忙工作,只有周末才有空回去看妈妈,所以邝汉光就让其中一个没有工作的妹妹留在家,跟妈妈作伴,他再每个月给这位妹妹一笔生活费,让妹妹没有后顾之忧。此外,家里还有佣人帮忙照料妈妈,替妈妈按摩,有一台大电视,供妈妈消遣。“老人家有人陪伴,有事可做,就不会胡思乱想。她本来就是个开心的人,加上孩子都孝顺,可能这样会长寿一点吧。”自从妈妈迈入80大关后,家人就不再限制她的饮食,“这是我哥哥交带下来的,妈妈喜欢吃什么,就让她吃,她爱吃鸡肉,一天吃两只鸡腿,喜欢吃榴梿,我们就买榴梿给她吃。但吃到差不多了就要喊停,不能吃下去。”他莞尔笑说。他强调,尽孝要及时,“父母一天天老去,总有一天会离开,趁他们健在,多点关心,多点照顾,他们走了,我们也没有遗憾。”学会做老人当自己进入耳顺之年、成为别人眼中的长者后,邝汉光开始转换立场,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孝道,而这些年来,他最大的领悟就是“老人要学会做老人”。他侃侃而谈:“老人家要学会不要太啰嗦,不要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像我本身,我以前很霸道,周末家庭聚餐,孩子说想吃这个,我会说这个不好吃,去吃那个。去旅行也一样,什么都是我说了算。后来我发现我错了,现在不管孩子建议吃什么、去哪里玩,我都说好。”“譬如去旅行,我去过澳洲很多次,但他们没去过啊,你什么都说不好,改天孩子就不叫你一起出门了。”他不自觉地提高声调。与儿子共事也一样,“以前我整天倚老卖老,还会故意在员工面前骂儿子,因为我想要改变他,而他也不认同我,所以亲子之间很多磨擦。后来知道自己错了,我不应该把建立商业王国的强悍霸气用在孩子身上,我应该先改变自己,再去改变他。”他决定放下身段,跟孩子道歉,并承诺以后凡事有商有量。 “你要先搭孩子的肩膀,然后孩子才会搭你的肩膀,我们要先改变自己,不要整天要求别人改变,如果你固执得像头牛,相信我,你会过得很辛苦,孩子也辛苦,大家都辛苦!”他有感而发:“老人家要会做人,不要动辄怪儿子怪媳妇,很多时候,是自己太啰嗦,太挑剔,开口像机关枪扫射,又或是卫生习惯不好,让人受不了。要知道,媳妇不是你养的,你可以要儿子迁就你,但不能也叫媳妇迁就你,她没有跟你生活过,不了解你的脾气和习性。”他主动提出和孩子分开住,也主张长者生活独立,如果身体还健壮,就不跟孩子同住。“天天见不见得更亲,大家分开住,各有各的生活空间,反而关系更和谐。周末孙子回来,还会紧紧抱着爷爷,如果天天见面可能就不会了。”说罢,呵呵笑了。银发族贵在自尊自立邝汉光再三强调,除了生活独立之外,长者也要经济独立,不仰赖他人。他苦口婆心:“不要把全副身家给完孩子,要自己留一点,该吃的就吃,该花的就花。有些老人家自己省吃省用,医生也不看,只为了给孩子买房买车,儿孙自有儿孙福啊,你把孩子养大就好,让他学习独立,他才会成长。”又说:“手上有财产,我告诉你,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子孙待你的态度真的会不同。这是人性。”脸上带着一抹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微笑。“一些老人,一早就把财产全部割让给孩子,有一天自己病了,医药费就成了问题,也不是孩子不愿意给,而是那笔钱可能用在其他地方,拿不出来了。”闽南话有一句谚语:“父母疼囝长流水,囝想父母树尾风。”意思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绿水长流,而孩子对父母却像轻风掠过树尾,这个形容再贴切不过。邝汉光常用的例子,与这句谚语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你的心脏只得救一人,妈妈或儿子,你会选谁?答案肯定是儿子。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这是人之常情,为人父母者,在关键时刻永远先考虑孩子,而不是父母。”活了几十年,如果还看不透彻,岂不是白活了? !尤其是在这个高龄化时代,银发族贵在自尊自立,思想独立,经济独立,才能活得更幸福,也更有尊严。这也是邝汉光的自我期许。
Kaigo长者介护课程,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报道:本刊特约 李秀华、摄影:本报 黄志汉根据《2020年大马人口及房屋普查报告》,马来西亚如今有4个州属的65岁或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州内总人口的7%,可被列为老龄化社会,其中原因是出生率降低和预期寿命延长。 然而,政府与社会现有的资源并不足以在老年人的健康、社会福利、照护与起居上提供理想的设施与照护服务。加上家庭结构变迁与少子化现象,老人院,很可能成为老人最终的依归。 孝道,作为儒家的核心概念,“老吾老”自古以来便是华人子孙天经地义之事。在传统价值观念的牵制下,当面对把家中长者送进老人院的抉择时,“孝”与“不孝”自然成为道德拉锯战。然而,无论决定是什么,出发点都是源自于爱,在做决定前,需要重新思考“老人院”对一个家庭与社会的存在意义,并慎重了解老人院的操作与管理方针后才做决定。 联手推出“Kaigo长者介护专业文凭”课程 为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星洲日报》 、富贵集团与新纪元大学学院联手推出“Kaigo长者介护专业文凭”课程,好让老年人老有所养、所依、所乐、所安的同时,也维持家庭和谐。 日语中的“Kaigo” 即“介护士”,是接受过较为完整的介护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的介护人员,职责是照顾独立生活苦难的人的生活起居,对象包括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儿童和残障人士。1987年,日本实施了“社会福利及介护士法”,以促进介护行业的发展。 介护士的工作理念如下: 01 | 尊重人的尊严:在介护工作中必须将每一位需要介护的老年人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 02…
身邊人相繼離開,失智母卻不悲傷, 有時候,忘了也很好!
文:詹慶齡 朋友在群组里分享笑话一则:“有4位老人家打麻将,其中一位去上厕所后,忘了自己在打牌就回家了,另外三人等了半天,想着人到哪去了?决定call他,却 想不起他是谁?”大家在群组中一阵嬉笑留言接龙后,回头看看笑话的标题“我们老了会这样吗?”思绪突然有些飘忽。 我们此刻当然无从预知自己老了会不会也这样(感觉可能性很高)? 不过,面临家中长辈失智,或记忆严重错乱衰退,倒是我们这代人集体的现在进行式。 多数人可能都始料未及,“失智”竟会成为中年以后与人分享交流的重要话题。家家有本难念而且独特的经,随不同年龄、病程、心理状态、健康情形、家庭关系各自千变万化,甲的经验心得,未必能完全套用在乙身上;乙的困境对丙来说,也或许不见得是主要难题;而丙的烦忧,也非甲乙所能体会到。照顾者彼此互通有无,取暖成分居多,求的只是同理共感的一丝微小安慰罢了。 这些年,相互扶持走过“被忘记”的心情低谷,对于“遗忘”,我们不约而同产生了另一种观点:记得所有事情未必幸福,或许对某些家庭而言,“删除部分记忆”反而比较和乐。至少,对我那姐妹淘确是如此。 能干又坚强的她,一直担负着原生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那日,高龄九十多的父亲突然对她说:“以后不必再辛苦了,已经请托某某亲友来帮你分忧,他们都答应了喔!”好友苦笑以对,那些父亲所谓的“亲友”其实皆已辞世多年,现在因为父亲失智,自己肩上的担子只有更加沉重而已,但老父一席体贴的 话,让她心里偶有的那几分怨怼,顿时烟消云散。经过这许多年,在父亲“放心”的生活中,她的心终于也“放下”了。 不久后,我又听闻了另一个关于遗忘的故事。一位老同学家近年迭经变故,母亲失智反而教家人无比感恩,因为短期记忆丧失,他们的妈妈毋须在暮年承受老伴、长女、幺儿相继离开的伤痛,他们总对母亲说:“大姐在南部,幺弟出国了。”母亲从来不疑,在她的生命里,那些悲伤不曾存在,直到某一天,老妈妈取下供在佛桌上的亡夫牌位,不解地责备子女:“牌位是供往生的人,爸爸还在,怎么可以放牌位呢?”那个家暂时为此一阵慌乱,最后总算安然过关,母亲也随即忘了这事,生活一如既往,当然,她“心里的老伴”也依旧常相左右。牢记或遗忘,何者幸福?也许,只要当下感觉美丽,有时候,忘了也很好。 (本文节录自方舟文化出版《秋叶落下之前:活在灿盛熟龄时》)
我死後,還有沒有人會記得我?
文:鄭欣甜 我死后,还有没有人会记得我? 独自在远离家乡的国外工作,多次在夜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夜越深就越不能控制我的大脑,一把被卷进思绪发散的龙卷风里。昨天深夜突然睁开眼睛,房里一片漆黑,眼里一点睡意都没有,看来是发散性思维深夜特辑又要开播了,我崩溃的想道。如果现在我突然暴毙死了,多久才会有人发现我? 多久才会通知我家人呢? 现在疫情严重,想必家人无法前来为我收殓吧,那我的遗体该如何处理呢?寄回国似乎不太可行,那还是烧了吧! 真希望骨灰可以被带回马来西亚撒在我家后面的小河里或是刁曼岛附近的清澈大海里,那里是我与家人最多美好回忆的地方。最怕被留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国家,那我一个人可是会很害怕的。曾经与同事玩笑说如果在这个国家就算遇见鬼我们也听不太懂它在说什么,那鬼还有什么好怕的。如果我在异国变成鬼了那我就会变成一个很孤独的鬼,自己一个鬼飘来荡去的吧,毕竟我不会说越南语实在很难打入这里的阴间朋友圈,要吓人又说不了当地语言应该没几个人会被我吓到。 身后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当然都会无条件留给我的父母,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我在这个世上留下来的实质东西真的不多,一行字就写完了,但是想对家人说的话那可不得写上一本大部头啊。毕竟每一位家人都得有属于他们的篇章,有叮咛有斥责,有关心有恨铁不成钢,有不舍有留恋。如果我死了,就留这本书给他们做纪念吧。转念一想,还是不了,跟我一起烧了吧!何必在死后又徒然惹得他们哭呢?人死如灯灭,如果我的 灵魂在这世界永远消失,恐怕只有我的家人才会一直想起我了吧。真希望他们在想起我的时候是面带微笑怀念的想起我们之间快乐的大小事,而不是大家不敢再继续聊起我悲伤的红了眼低下头沉默。如果我死了,最大的遗憾恐怕就是死前没有办法在家人身边,而是自己一个人在国外独自死去吧。 心房只对亲爱的家人开放 我已经因为疫情两年没回家了,透过手机放映出来的爸爸妈妈还是少了人的体温,聊完天后盖了电话总是一股寂寞感袭来把我卷在里面。有时在房里可以呆一整天一句话也不说,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如果家人没有打给我,整个房间就只剩下我的呼吸声。真奇怪呀,我从前从来没想过我会到国外工作,如果不是爸爸鼓励我到国外闯一闯,我是不可能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连语言都不通的国家工作的。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很恋家的人,对家人的感情很深,以至于对别人没办法付出很多的感情。家人曾经评价我为一个对外人很冷漠的人,我知道他们说的没有错,对我来说这世界上没有人比我的家人更重要,我的热心肠只对我家人开放。总觉得在这世界上活着就像是在演一出戏,像电影《楚门的世界》一样,有人在透过镜头对我的生活指指点点评头论足。我看别人亦如是,他们对我倾诉自己生活的苦难人生的起伏,我微皱眉头偏头倾听,装作一副很是专注的样子,心里的小人儿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想着待会吃午饭要配什么饮料。从小我就知道我是一个很冷漠的人,对外人的悲喜无法真正共情,像是看了一部电影一般可以理性地评读他们的经历,判断是非对错。可是对家人就掏心掏肺赤诚相待,没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因为我知道我可以把后背放心的交给他们。 今年大姐被医生怀疑患癌,我接到电话时浑身不能动弹像麻痹了一般,无法置信也无法接受,心里乱得发慌。妈妈晚上打电话给我,眼睛红着问我知道大姐的事情了没有。 我强做镇定安慰妈妈说别担心啦,别说大姐还没确诊,就算确诊了还是有治疗的方法呀。你们兄弟姐妹哪一个都是妈妈身上的一块肉,把肉割下来能不痛吗?妈妈崩溃地小声的说道,怕太大声让大姐听到了影响她的心情。之后我们姐妹俩也有聊到这个话题, 大姐说听到医生的通知时她最担心的就是妈妈不能接受,会太过伤心,比起自己的病情她更愁的是妈妈的情绪。毕竟妈妈的人生就只围绕着我们这群孩子打转,她常说她不需要朋友,只需要她的老公小孩就好。 嗯,看来我的对外冷漠应该是遗传自我妈妈的基因吧。…
年紀越大越容易駝背 , 該如何預防呢?
文:何玲玲(飲食治療師/銀髮族照護專家) 在小孩的心目中,父母的形象是高大伟岸,是他们依靠的港湾。随着年龄的成长,小孩长大成人,父母却渐渐地老去,身材逐渐变得矮小,变成驼背的老人。按照人体生长的规律,人上了一定的年纪以后,身高会比年轻的时候矮一些。有些人甚至发现自己的身高相比年轻的时候缩了一截。那么,年纪大就一定会驼背吗? 作者在社区药剂行工作了一段时间,观察到很多老人家都有腰间疼痛和不同程度驼背的现象,有的甚至驼背到像C字形,完全直不起腰,眼里看了感到实在的心酸。驼背的现象看似正常,其实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 骨质疏松是最常见原因 老人驼背的最常见原因是骨质疏松。脊柱是上半身负重的主要支撑,年纪越大的时候,骨组织里面的矿物质渐渐流失,骨密度变低,导致椎体塌陷后变形,造成脊椎胸腰出现后凸,最后就形成了驼背及身形变矮。此外,上了年纪之后,脊柱周围的肌肉老化也会造成脊柱的弯曲,驼背现象就会产生。当我们了解了驼背的因素,该怎么减缓驼背的进展和驼背的程度呢?这当中最重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就是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人们应尽早到正规医院检查骨密度。若是骨密度低于正常指数,就需要抗骨质疏松治疗。钙是骨头的主要矿物质。根据马来西亚(2017)营养指南,卫生部提倡凡是50岁以上的女士每天应摄取1200毫克(mg)的钙质;男士每天则需摄取1000毫克(mg)的钙质。富含钙质的食物包括奶类、奶制品、奶酪、豆腐、江鱼仔、绿叶菜、杏仁等。以下的图表可以帮助大家认识食物中的含钙量。 全脂牛奶1杯(200毫升) 186 脱脂奶1杯(200毫升) 250 酸奶1小杯(160克) 256 奶酪片1片 (115克) 115 豆腐1片(152克)…
老人家投訴頭暈眼花,我們該怎麼辦 ?
文:陳朝穎 (專業藥劑師 / 銀髮族照護專家) 头晕眼花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它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脑部功能性 障碍,给人一种晕眩、头晕或快要昏倒的感觉,也就是很多人常说的“耳水不平衡”的一种表现。其实眩晕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种疾病的症状。它的发作可以持续几秒钟、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然而,一般来说,眩晕发作通常只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我想大多数人最常经历过的头晕应该都是因为直立性低血压而造成的,即当一个人站起来时血压突然下降,位置的改变,尤其是快速的改变,会使血液暂时从大脑流向身体从而导致头晕。除此之外,过敏、焦虑、压力过大等也会引发头晕,一些疾病也伴随着头晕的症状,比如低 血糖、低血压、颈椎病、贫血等,抑郁症患者在早期也常有头晕。因此,只有确定了眩晕的根本原因,才可以帮助你和你的医生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来预防眩晕发作。 首先, 导致头晕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主要就是以下几种: 第一, 最常见的有类似耳内感染的疾病,它能轻易的影响人的平衡导致头晕的发作,同时还会伴有疼痛、发烧、听力暂时下降等症状。这一种情况下,必须找医生检查耳道后服用或使用适合的药物才能痊愈。 第二, 如果患有低血压病或高血压病,都有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头晕,甚至头痛的症状。这时候,你需要用一台血压计每天定期量一量你的血压才能知道真实的状况。如果是在初期不严重的阶段时,很多医生都会建议先改善生活习惯(例如饮食或运动)来控制血压。值得一提的是,用舌舔少许的盐可以有效舒缓因低血压而带来的不适。 第三, 贫血也会导致头晕。如果头晕伴有乏力或者是面色苍白的表现,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贫血导致的。贫血有可能是天生(血红细胞变异)或后天造成的。其中后天造成的贫血最常见的原因不外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或慢性炎症疾病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贫血。除此之外,也有因为饮食习惯而导致身体缺少铁质,继而导致血红细胞减少,最后血红蛋白携氧量减少直接造成大脑血氧量不足,因而产生眩晕感。以上的情况都能透过抽血检查或医生的诊断找到病因。…
最後一封道別信
文:譚美琳 一个星期前,外公刚刚离世。当天12点收到医院通知外公已经可以出院,怎知时隔8个小时传来噩耗。一家人的心犹如变幻莫测的海洋,看似已经风平浪静,实则这一切都是海啸的前兆。外公在几年前因中风居住在养老院,两个月前外婆去探望外公时因为疫情的关系被挡在门口,只能转交日常物品给工作人员。“wajin gu bo kua tiok yiliao(我很久没看到他了)”失去这次的见面机会造就了外婆心里一道永远过不去的坎。外婆已记不清最后一次见面是几时,说了什么,也来不及慰问出院后的外公。遗憾的是,外公自中风以后并没有携带手机,这也让我们失去了与外公联系的机会。生老病死固然是人生的常态,倘若能聆听逝世者临终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心情,那对于逝世者家属又何尝不是一种安慰。外公的启示,让我想在此时此刻留下一封生命留书。倘若某一天因意外而阴阳相隔,我想起码还有一封信做最后的道别。 1)官小珍 当你拆开这封信时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别慌张,我有事情要跟你讲。其实一直以来我都很感谢你那么支持我想读的科系,当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个读出来只会帮人验屎验尿的职业时,是你坚定不移的眼神让我有勇气在志愿表填上“微生物系”。想必大家都以为我在开玩笑吧,明明在大学先修班就应该填更加“艰难”的药剂师或医生或工程师。但是,咪,多亏有你在一路上载我资助我陪我,让我顺顺利利完成了我儿时那个在显微镜下才可以看到的梦想。可以与微生物作伴确实没有遗憾,可是有件事却让我十分介怀,那就是我来不及好好的陪你。从四十多岁背负着单亲妈妈的压力,到现在依然为我和姐的事长忧九十九。我确实心疼在经历过那么多打击的事情后你嘴角依然上扬的弧度,是多么的坚强,也是多么的脆弱。我不在的时候,我会命令“梁非凡”陪伴着你,从一只800克的柔弱独眼小猫,到现在6公斤或持续飙升的叛逆女郎,她是时候报答我的收养之恩了。我相信,她一定可以很好的胜任我的职位。咪,我做你的女儿期限到了,下辈子要么你跟我这个拖油瓶擦身而过,去过你自己想要的人生,要么你委屈一点来当我的女儿,换我来照顾你。 2)谭小琳 你大方自信的态度是我从小瞻望的,跟长辈相处时总是能侃侃而谈。但是,我却心疼你深陷在感情当中已经不少过10年。分分合合,在信任的三岔路口徘徊,一次又一次的爆发冷战,从而加深你跟他之间的裂痕。你常常对我说你没有梦想,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总觉得人生很无聊。可是我想说的是,你眼里那个黯淡无光的你,却是我依靠的避风港。还记得上个月我跟你去超市购买日常用品时,我进错档,车子就这样往前撞向了前方停泊的车。向来胆小如鼠的我被吓得紧紧握着方向盘,唯有你清醒理智地帮我跟车主交涉,而事后也不断安慰我。可能你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可是这股临危不乱,理智行事正是我怎么学也学不会的。姐,我不知道要怎么让你发现你的闪光点,可是对于姐姐的这个身分,我一直很庆幸在我人生当中是由你来胜任的。我常常拿不定主意,也常常为了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来询问你的意见。如果说我是蜿蜒曲折的藤曼,你就是那个一直以来给予扶持让我向上的藤架。我不在了,我不担心别人对你不好,而是担心你不知道自己的好。答应我,真的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吗?因为你值得。 3)李小力 除了我家人以外最重要的人,算是我在世以来最长的红线了。我们相差一岁,可是感觉上你却比我还要成熟。自己经营网卖宠物用品,也在出社会没多久靠省吃俭用购买了人生的第一间屋子作为投资用途。你从来不嫌弃还在读书的我没有自己的经济规划,也从没看不起我对于继续升学的前途渺茫。看着身边同年龄层的买屋子的买屋子,订婚的订婚,不管我喝了多少的心灵鸡汤,透彻的明白“每个人的起跑线”不一样这个道理,却始终也抚平不了内心的自卑。我常常在想,工作稳定多好,或许在可以心安理得往脸上抹上几百块的保养品,或许可以在用餐时豪迈地叫上一杯十多块饮料。可是每当我沉浸在自怨自艾的情绪里,是你义无反顾地拉了我一把。“你想继续升学就去吧,只是你知道为什么要读就可以了,不要人云亦云。”大学的路上有我家人支持我选择的科系,硕士的路上有你鼓励我继续前进,我啊,凭什么有这样的运气呢。想要成为你的家人的念头萌生了,但是当你拆开这封信了也代表我的幻想从此破灭。我没有办法参与你的下半生,但愿你一直安好。__